-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保国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口腔科
-
眼睛容易疲劳可能由用眼习惯不佳、眼部疾病、缺乏营养、环境因素、身体疲劳等引起。 1. 用眼习惯不佳: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阅读时距离过近或过远等不良用眼习惯,会使眼睛肌肉持续紧张,导致疲劳。应定时休息,遵循“20-20-20”原则,即每看 20 分钟,向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地方看 20 秒。 2. 眼部疾病:如干眼症、结膜炎、角膜炎等,炎症刺激或泪液分泌不足会造成眼睛疲劳。需要就医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干眼症可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结膜炎根据类型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或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滴眼液。 3. 缺乏营养:维生素 A、B 族维生素等缺乏可能影响眼睛功能。日常饮食中应多吃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 4. 环境因素:光线过强或过暗、空气干燥等环境条件不利于眼睛。应保持适宜的光线和湿度。 5. 身体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时,眼睛也容易疲劳。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缓解身体疲劳。 总之,眼睛容易疲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
2024-12-18 23:38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霞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 要注意用眼习惯,定时休息,连续在电脑荧屏前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就要休息5-10分钟,尽量在空隙时远眺让眼睛放松。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所以在休息时,尽量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2014-03-28 20:3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考虑还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的。为减少眼部的疲劳,可以适当在眼部点用角膜营养液。如:贝复舒眼液、萧莱威眼液。另外眼保健操也可以起到放松眼的调节,减少视疲劳的 作用。
2014-01-18 08: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根据病史,干眼的诊断可以下。 治疗首先避免诱因。电脑就是一个,尽量少看。如果实在是避免不了的话,看的时间尽量缩短。屏幕放低,俯视看。或电脑旁放盆绿色植物,经常变换视野。最好在电脑旁放置一个加湿器。 第二是理疗。就是热敷或按摩,多休息。 第三是有关疾病的调理。如颈椎问题,睡眠熬夜问题(中午),脾气急不急等问题,可以加重干眼感觉。 第四是治疗无特殊药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最好。
2014-01-16 08: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病情分析:长期眼疲劳则导致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背部酸痛、肌肉痉挛等,如果得不到及时保养和调节,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会引起结膜炎、青光眼、近视眼,还容易过早形成白内障。指导意见:6个方法可以轻松缓解眼睛疲劳 1、每天勤眨眼: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较合适 2、视线转移 3、眼睛按摩: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地按压眼球 4、热手敷眼:手掌相对搓热后放到眼部热敷数秒 5、食疗养眼:维生素B是视觉神经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6、日光浴:找太阳光较柔和时间段,面对太阳闭上双目,大约1分钟。
2014-01-14 08:2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你是否近视,如果有近视配眼镜时度数不要给足,要不眼睛看近处时很容易疲劳,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看书时间长了就应该休息会,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
2014-01-08 08: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长期极度疲劳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全身性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其基本特征为新发、持续性或反复发柞性的导致虚弱的疲劳,卧床休息亦不能缓解,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而体检和试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见的伴随症状还包括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及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表现。由于CFS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话,日益受到重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l世纪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单一的潜在精神紊乱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的主观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统激活、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综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