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栋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肛肠外科
-
你好,关于这个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个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通俗的说就是动脉血液进入了主动脉壁的夹层中间。引起主动脉壁的膨大。它的凶险性在于一旦这个破裂,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主动脉内的压力比较大。一旦出现破裂情况,出血情况很难控制。所以有这方面问题,但还是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
2018-11-26 15:4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洪宽 医师
费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夹层动脉瘤,咨询相关的问题,这种病变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病变需要积极重视。您的这种病情很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出现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严重问题,建议尽快就诊医院,确定病情状态,合理的治疗。
2014-01-05 22:0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异常凶险,发生夹层动脉瘤后24小时生存率仅40%,1星期生存率为25%,3个月生存率仅10%。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预后更差,1个月生存率仅8%,而病变仅累及胸降主动脉者则1个月生存率可达75%。高血压加速主动脉壁剥离过程,加剧疼痛并促使病人因夹层破裂引致血心包、血胸或纵隔积血而早期死亡,对病情起不良作用。因此拟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在未经主动脉造影确定诊断之前,即应进行治疗。给予药物降低血压,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减少左心室收缩力,使主动脉壁剥离范围不再扩大。最常用的药物是阿方那特(Arfonad)或硝普钠。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微嵌压、肺动脉压和尿量。调整药物剂量使血压维持在13.3~16.0kPa(100~120mmHg),尿量每小时至少30ml。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主动脉造影术,明确主动脉壁剥离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夹层动脉瘤病例主动脉壁组织脆弱,易破碎,手术操作难度大,死亡率高。主动脉壁剥离病变累及升主动脉的病例即Stanford分类属a型或DeBakey分类属I型和Ⅱ型病例应施行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分类属B型或DeBakey分类属Ⅲ型的病例,大多数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可继续内科治疗,但如呈现下列情况即应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1.主动脉壁剥离病变持续扩大 其主要表现有:主动脉壁血肿明显增大,主动脉头臂分支或主动脉瓣呈现杂音和搏动减弱,提示剥离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呈现昏迷、卒中、肢体作痛发冷、尿量减少或无尿提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受压或梗阻。 2.主动脉壁血肿有即将破裂的危险 其主要征象为主动脉造影显示袋状夹层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数小时内明显增大,胸膜腔或心包膜腔呈现积血;内科治疗未能控制疼痛。 3.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4小时,血压未能降低,疼痛未见减轻。 手术操作: 1.主动脉壁剥离病变累及升主动脉的病例亦即Stanforda型或DeBakeyI型及Ⅱ型病例 胸骨正中切口,切开心包,全身肝素化后于右心房内插入单根引血导管,动脉给血管需插入未被主动脉壁剥离病变累及的股总动脉。开始体外循环并将体温降至25℃左右,心包腔内注入冰生理盐水作心脏局部深降温。左心房放入减压导管。在靠近无名动脉起点处阻断升主动脉。于升主动脉壁作纵切口,切开主动脉腔,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插管灌注冷心脏停搏液。窥察内膜裂破部位和主动脉壁剥离病变是否累及主动脉瓣窦。剥离病变涉及主动脉瓣窦而主动脉瓣启闭功能仍正常者,则在瓣窦上方切断升主动脉然后在主动脉瓣交界处于主动脉壁里、外各放置一小块涤纶垫片,用褥式缝线穿过主动脉壁,缝合固定交界。然后在升主动脉近、远段切端主动脉壁里、外各放置环状窄条织片,缝合加固主动脉壁,再连续缝合升主动脉近、远段切端,然后作升主动脉对端吻合术或在两个切端之间植入一段人造血管(图1)。内膜破裂部位涉及主动脉弓者,可部分切除主动脉弓,替换以人造血管,再用主动脉壁包绕人造血管,起加固和止血作用。 图1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方法 ⑴升主动脉切口;⑵显露病变;⑶缝合固定交界;⑷升主动脉对端吻合 病变情况需切除主动脉瓣者,则在切除主动脉瓣及病变段升主动脉后,作主动脉瓣替换及人造血管植入术,或用带瓣人造血管,人工瓣膜端与主动脉瓣瓣环作缝合术,在人造血管上切开小窗与冠状动脉开口附近主动脉壁作吻合术,或在人造血管与冠状动脉之间作大隐静脉分流术以保证冠状动脉血流。人造血管的另端与升主动脉远段切端作对端吻合术(图2)。 图2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人造瓣膜替换术和人造血管植入术 2. 主动脉壁剥离病变仅累及降主动脉的病例亦即StanfordB型或DeBakeyⅢ型病例 大多数经内科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无需外科手术治疗,病情发展需要手术治疗者则施行病变段胸降主动脉切除和人造血管植入术。按病变情况尽可能缩短切除主动脉段的长度。为避免阻断降主动脉引致脊髓和内脏缺血缺氧损害,可采用体表低温麻醉并用药物控制上半身血压;应用临时性外分流导管;左心转流术或股静脉股动脉转流术,阻断病变段近、远侧主动脉后,加压注入冷乳酸林格溶液,降低脊髓温度,亦可保护脊髓。 作左侧后剖胸切口,经第5或第6肋床进胸。于近段降主动脉或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放置主动脉阻断钳,另于病变段远侧放置降主动脉阻断钳。纵向切开病变段降主动脉,观察主动脉后壁肋间动脉开口部位情况,尽可能保留肋间动脉开口处的部分主动脉后壁。切除病变段降主动脉后,用环状窄条织片加固近、远段主动脉壁内外侧切端,再用缝线连续缝合固定主动脉壁与织片,然后用长度、口径、形态合适的一段人造血管与近、远侧主动脉切端作对端吻合术(图3)。保留主动脉部份后壁与肋间动脉者,则需斜向修剪人造血管的一端。吻合完成后先放松降主动脉远侧血管钳,如吻合口有漏血处需添缝数针,再缓慢地放松和取除近段主动脉阻断钳。植入的人造血管用夹层动脉瘤壁包绕缝合,起加固和止血作用。 ⑴示环状窄条织片加固近、远段主动脉壁内外侧切端 ⑵完成人造血管移植后,用夹层动脉瘤包绕缝合,起加固和止血作用 图3 夹层降主动脉动脉瘤切除和人造血管移植术 术后处理与一般心脏血管大手术相同,但应密切注意血压情况,防止出现血压升高。术后随诊复查应注意残余的动脉瘤假道是否增大,增大者应及时处理,以免发生破裂。 手术治疗效果: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仍较高。病变累及升主动脉的病例,手术死亡率为20~40%,病变仅限于降主动脉者,手术死亡率为25~60%。主要死亡原因有主动脉或吻合口破裂出血、急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变、肠系膜或肾血管梗塞和肺部并发症。术后约10~20%的病例并发截瘫。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50%,术后10年、20年生存率降至30%和5%。
2013-12-30 20: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毕建云 医师
莱芜市人民医院
三级
普外科
-
1.扩张血管,抑制心脏收缩,以降低血压及左心室射血速度。 2.急性近端剥离及有并发症者尽快手术治疗。
2013-12-27 21:0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