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3成社区医院开设妈妈班 接种疫苗先签知情同意书
据了解,免疫接种已有效控制了天花、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12种主要疾病,估计每年可预防200-300万例死亡。疫苗已成为迄今为止预防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之一。然而,面对各种各样的疫苗,不少家长充满疑虑,不但分不清第一类、第二类疫苗是怎么回事,同时还担忧打得过多会伤小孩身体。为了让受种者和新妈妈能够具备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了解免疫的政策和程序,广州市预防医学会特此举办了“规范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座谈会。会议上,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广州市疾控中心王鸣主任,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副主任罗斌教授以及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吴晓露分别从政策、法律以及疫苗知识等方面给予了阐述。
打疫苗为何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强化疫苗非强制,必须“知情、同意”
林女士的宝宝6个月大,几乎每个月都要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疫苗。她说:“小孩子一出生要打那么多疫苗,都弄不明白是否一定要打,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每个有价疫苗都打的话,一年的费用要1000多元,不知会不会有些病都很少见或不存在了,所以有些疫苗实际上已经是多余的。”
像林女士这样对接种疫苗存在疑虑的家长普遍存在。
随着接种工作的开展,接种点医生在给孩子接种疫苗时都必须让家长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看到知情同意书上描述的不良反应后,不少家长感到不安和担忧,甚至质疑孩子从出生后就要打十几种疫苗是否有必要。事实上,疫苗自诞生后的确保护了很多的孩子不受病毒侵害,但疫苗并非适合所有婴幼儿。有些婴儿对蛋白过敏或本身有免疫缺陷,在接种时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这些在知情同意书中有明确提示。
“一般疫苗都是通过接种的形式进入体内,总是难以避免伴随而来的一些反应。”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鸣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阅读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意义在于让家长有知情选择权。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指出,接种医生有告知的职责,并要履行接种前告知和接种后告知。通俗来说,就是指预防接种门诊以及医务人员应主动向家长介绍疫苗知识和相关接种注意事项,包括一些专业的指导,例如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单苗和联苗接种方案的选择等等。
广州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鸣
二类疫苗打还是不打,家长很纠结
适当选择可以给宝宝带来更完善的保障
疫苗是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伤害的一种重要手段。除了国家规定接种的一类疫苗外,接种点的医生还会根据孩子情况向家长介绍一些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在许许多多的育儿论坛上,自费疫苗一直是家长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不打,担心孩子会暴露在更多疾病的风险下,打,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更担心的还是孩子身体是否吃得消。
从预防和医学角度看,一二类疫苗预防疾病并非“独立”。 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计划。王鸣主任指出,所谓二类疫苗就是指国家计免专家建议接种由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从医学和防病角度来讲,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非常重要,在预防疾病上也会有交叉。比如属于二类疫苗的五联疫苗,可以预防包括一类疫苗已覆盖的一些疾病和没有覆盖的其他疾病(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种儿童常见感染病)。五联疫苗比起一类疫苗要少打8针,也降低了因8次疫苗接种而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属于比较前沿的一种新疫苗。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专业人员的建议选择适当的疫苗,给宝宝带来更完善的保障。
同样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不论选择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接种前,医生会详细询问宝宝的病史和过敏史等,这是为了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在接种时宝宝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告诉医生。
“其实,打还是不打不是一个绝对的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费疫苗,接种防疫人员有义务告知受种者和家属接种疫苗的作用、禁忌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在知情的情况下接受免疫接种计划才是最需重视的。”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副主任罗斌强调,基层在预防接种工作时专业人员必须充分做好免疫计划工作,这也是减少纠纷的有效方法,同时受种方有权知道和选择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副主任、国家/省/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罗斌教授
广州逾3成社区预防保健中心设有“妈妈班”
对于刚刚生下宝宝的新妈妈来说,猝不及防迎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带宝宝打疫苗。据统计,1岁以前的家长平均每2周就要带宝宝去接种一次疫苗。
“许多新妈妈迫切希望获取疫苗接种的知识,通过社区妈妈班,家长能够更客观、全面了解疫苗接种的作用以及禁忌。”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晓露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时介绍,由于每年接待需要接种和体检的宝宝很多,预约、体检每个环节都要排队,妈妈与医生的交流时间很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全面了解宝宝身体的状况,而开设妈妈班可以帮助妈妈全面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还能提前和医生进行沟通,在宝宝接种前,妈妈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她表示,2年来天河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开展妈妈班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她认为可以在各个社区医院进行推广服务。同时,吴晓露主任呼吁,希望更多的妈妈能主动了解疫苗知识,从而为宝宝做出更科学的选择。
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晓露
编辑推荐: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保妇康栓能否用于治疗宫颈炎
2024-10-28查出盆腔囊肿 5.4×3.7cm,要
2024-10-28补佳乐能和益母草、乌鸡白凤丸一同服用
2024-10-28葆宫止血颗粒有何作用,能治出血症状吗
2024-10-28叶酸摄入过量是否有副作用
2024-10-28轻度宫颈糜烂用消糜栓后同房出血咋回事
2024-10-28性生活后多久能测出是否怀孕?
2024-10-28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期间能否吃辣
2024-10-28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