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新生儿 > 正文

糖尿病患儿逐年攀升 预防糖娃娃从饮食做起

2012-11-14 16:07:55      家庭医生在线

  今天(11月14日)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的教育与预防”,口号是“保护我们的未来”。现在,患糖尿病的儿童数量逐年上升,而肥胖和遗传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也值得关注,专家还特别提醒,别让孩子变成“糖娃娃”。近年来,儿童青少年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这与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隐匿,越不易被发现,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儿童和青年少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能早日发现糖尿病,赢得最佳的治疗时间。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母亲孕期营养过剩出生时属巨大儿、母亲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出生时低体重者等。糖尿病高危儿童和青少年,一旦出现多饮,多尿尤其是夜间尿量增多、多年不尿床的大孩子又反复尿床,多食,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 胖、超重伴有黑棘皮病或多囊卵巢,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统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等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预防“糖娃娃”从饮食做起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总是恨不得孩子平时能多吃一些,采取“填鸭式”的方法来养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身体发胖,血糖过高而诱发糖尿病。南方人喜欢吃海鲜、喝老火汤这种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儿童饮食应该从营养角度考虑,荤素搭配得当。限制洋快餐及碳酸饮料这样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食品。“其实小孩子自己懂得控制食量,饿了自己自然会进食,家长只要控制食物的营养搭配,注意营养均衡就行了,不必逼着孩子多吃一些,更不能把孩子喂养成胖小孩。

  吃东西就像还债,儿童期透支了以后是要偿还的。有关数据显示,肥胖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可达正常人的10倍以上。肥胖人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险至少增加5%。

  因此,预防糖尿病须尽早进行,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搭配。只要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就要及时去医院测定血糖,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