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三分治七分养
孩子生病,全家紧张,用这句话来形容现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相信一点也不为过。而小孩子腹泻(即拉肚子)在育儿过程中几乎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腹泻的人数高达30亿~50亿,其中有500万~1000万人因此而丧生;儿童腹泻更为严重,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5岁以下儿童达150万~510万之多。在我国,小儿腹泻也是个常见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但家长们并不一定处理得当。小儿容易发生腹泻,原因何在?家长们容易犯什么错误?如何治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市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王树山教授。
小儿拉稀:正常
“王教授,人们通常认为,拉稀就是拉肚子。对于小儿来说,是不是这样呢?”
“小儿和大人在生理特点上有差异,所以,稀烂的大便在成人可算腹泻,在小儿却不一定。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小儿一天拉三四次大便一定是腹泻,其实不然。我在门诊常遇到不少这样的家长,两三个月大的婴儿,一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大便,而且大便干结,父母并不在意,而一天拉了两次稀便就立刻变得很紧张,到处找医生看。”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初为父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紧张、焦虑完全可以理解。那么婴儿正常的排便是怎样的呢?
王教授说:“婴儿的大便形态与喂养有很大关系。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金黄色,较稀,有时有颗粒样奶瓣,无臭味,一天2~4次属于正常范围,完全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很少腹泻。吃牛乳的孩子大便颜色淡黄,质地干稠,臭味较重,一般一天一次或隔日一次。混合喂养即母乳加牛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呈暗褐色,粪便量多,臭味重,质较软。有些孩子平时大便次数较多,每天可达5~6次,但大便性状正常,体重正常增加,不属病态。初加菜泥的孩子,大便可见少量绿色菜泥,亦不属病态。
“家长们最易犯这种错误:看见母乳喂养的婴儿或者新生儿一天大便3~4次,甚至再多一点,就坐不住了,自家有药,先吃了再说。甚至有些医生也乱开抗生素,结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反而真的变成了难治性腹泻。”
腹泻:吃多了
看来,拉肚子并非拉稀这么简单,拉稀也可能是正常的。那么,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大人拉肚子,首先会自问是否吃了脏东西,小儿腹泻是不是也应先找找这方面的原因呢?
“应同时找找吃多的原因。”王教授这句言简意赅的话使我们有些糊涂了。吃多?
“是的,一说拉肚子,人们通常会怀疑是否吃了脏东西,吃了被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引起。事实上,在儿科门诊中看到的小儿腹泻常常是喂养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
王教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3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母乳充足,是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的。可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并且互相攀比。于是,嫌母乳太稀不够吃,加牛乳,还嫌不够,又在牛乳中加米粉、鸡蛋、肉松等,结果进食过多,超过了婴儿的消化能力和生理需要,引起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且腥臭异常。这在医学上称“食饵性腹泻”,在小儿特别常见。实际上母乳最适合婴儿,只要把母乳喂好,婴儿就会健康成长。添加牛乳,必然会减少吃母乳的机会,用难吸收的牛乳取代了容易吸收的母乳,这是不划算的。至于淀粉类食品应在婴儿5~6个月后再加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之前婴儿的淀粉酶分泌尚不健全。总之,父母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可按主观意志强迫婴儿进食他还不能消化的东西,否则就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许多孩子反复腹泻,都跟家长这方面的认识误区有关。
王教授接着说:“当然,这类小病人一般不会瘦,而且精神很好,体重、身高均发育正常。只要家长把过多的辅食减下来,腹泻自会消失。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就是这个道理。”
婴儿不会说话,加上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用“吃多拉多”一词形容婴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最恰当不过。各位家长,也许你们家的婴儿正在抗议:“别把我吃撑啦!否则我拉给你们看!”
那么,吃脏又如何解释呢?
“因进食被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导致的腹泻,也就是一般人说的吃了脏东西引起的腹泻,例如夏季常见的细菌性痢疾、霍乱、各种细菌性肠炎以及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等。这类腹泻若不及时处理,有时会有生命危险,家长应当提高警惕,熟悉它们的表现,及时就诊。”王教授把吃脏和吃多的区别讲得很清楚。
细数腹泻家族主要成员
既然吃脏引起腹泻的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吃脏引起的腹泻有什么特点,怎么预防呢?王教授给我们一一细数。
小儿细菌性肠炎在夏秋季比较多见,病原菌有各型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沙门菌等。这种肠炎的病情轻重不一,多数不发热,大便以黄稀黏液便为主,少数为脓血便,与痢疾相似,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尿少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又叫菌痢,特指痢疾杆菌引起的腹泻。普通痢疾往往有中度发热、腹痛、腹泻,其特点是次数多而每次量不多,大便有黏液或脓血,稍大一点的儿童会主动说有肛门部位下坠感,想拉又拉不出,十分难受。中毒型菌痢则有突然高热、惊厥(民间称“抽风”),24小时内陷入昏迷,而腹泻症状往往出现较晚,若不及时处理十分危险。
王教授特别提醒:近年来菌痢的发病月份提前,发病年龄也出现越来越小的流行趋势,还未到夏秋季就发现小儿菌痢患者。3~4个月的婴儿出现痢疾也不少见,这可能与家长过早给孩子喂容易被病菌污染的水果、果汁、饮料及进食容易被污染的肝泥、肉松、鱼虾等有关。
从11月份至来年的2~3月份,在我国流行轮状病毒肠炎,过去由于原因不明普称之为“秋季腹泻”。这类腹泻以发热起病,恶心、呕吐,继而腹泻,每天3~10次或以上,排蛋花汤样或稀水便,也有少数为糊状便。由于失水较多,如不及时补液容易发生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此外,近年来国外流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型肠炎,并且有不少死亡病例;霍乱也在世界各地流行。
“上述所提到的均是感染性腹泻,也就是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的腹泻。预防的方法,首先从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做起。”王教授说。
“那么消化不良性腹泻应该属于非感染性腹泻吧?”我们紧跟着这个话题问道。
“对。非感染性腹泻还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腹泻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例如孩子得了肺炎、麻疹也会发生腹泻,这类腹泻是肺炎或麻疹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原发病治好了,腹泻也就好了,所以称为症状性腹泻。”
三分治,七分养
看到这里,大家对小儿腹泻的原因、表现、分类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但小宝宝拉肚子,该怎么治疗、护理呢?
王教授说:“寻找原因,对因、对症处理。”
例如,消化不良性腹泻,要把过多的辅食减下来。若是经医生明确诊断为细菌性肠炎或细菌性痢疾,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小儿痢疾,治疗要正规,选择的抗生素要有效,量要足,时间不可过短,应坚持一个疗程(5~7天)。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容易反复发作,发展成慢性痢疾。对于喂养不当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抗生素就无效了,主要是对症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滥用抗生素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由于小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腹泻又破坏了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因此服用含乳酸杆菌、双岐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对于防治腹泻较有益。
王教授强调,不管哪一类原因引起的拉肚子,都会大量失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至关重要,否则容易导致脱水、酸中毒而产生严重后果。
“有些家长认为病情不重,不想给孩子打针,有没有其他较好的补液方法呢?”我们问。
“有,”王教授很肯定地说,“家庭治疗脱水,口服补液盐ORS 是较好的选择之一,这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处方,内含氯化钠、碳酸氢钠、枸橼酸钾、葡萄糖等各种有助于恢复体液平衡的成分,每袋冲成500毫升温水,少量多次服用,可预防脱水,亦可治疗轻、中度脱水,对于纠正各种腹泻引起的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很好的疗效。服用时不必限制小儿饮水。当然,如果患儿严重脱水,应及时住院静脉输液,以免延误病情。
“以往患儿腹泻,比较强调限制饮食,理由是使胃肠道得以休息。目前不但不主张禁食,反而鼓励患儿进食,多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之类,多饮白开水或淡盐水,以预防和纠正脱水。但不宜喝糖分较多的糖水、果汁、饮料,以免加重脱水。患儿休息好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腹泻患儿得不到休息及周到的护理,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
采访临近结束,王教授告诉我们:“三分治,七分养,对于小儿腹泻尤其适用。因为孩子没有自主能力,一切都得由家长安排,所以患儿的长辈,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应当多学些婴幼儿喂养知识。”
专家简介:
王树山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感染消化组委员 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学会委员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生完孩子阴道松弛的修复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调经促孕丸期间能否备孕?
2024-10-29某种药的服用时间、副作用及能否长期用
2024-10-29儿童用药普利莫、复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药保险子后对奶水有无影响
2024-10-29刚怀孕出血,开了黄体酮,能一起吃吗?
2024-10-29喂奶期间能否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
2024-10-29孕妇吃药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对胎儿不好?
2024-10-29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