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疾病护理 > 正文
梦游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 同类疾病:脾胃病证

梦游夜惊 你的孩子有吗?

2012-12-10 13:11:20    作者:钟建文等  家庭医生在线

  笔者在门诊遇到一位母亲带着5岁左右的儿子来看病,她告诉笔者,儿子最近常常半夜起来,走到客厅打开冰箱的门,又关上,然后回到床上继续睡觉。起初她以为儿子肚子饿了,起来找东西吃,但发现儿子并没有吃冰箱里的东西,就又回到房间里睡着了。而且她曾经试过叫儿子,却没有反应。第二天问儿子昨晚干啥了,儿子一脸的茫然。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梦游。梦游是指在睡眠中发生的行走,可以是简单地走来走去,也可以是在床上做摸索不停的重复动作,并喃喃自语,或缓慢起床,不言不语,下地不停地徘徊走动,重又上床入睡,也可在下地后双目凝视,做出一些日常的生活活动,如上厕所、饮水等,但对问话无反应,不易唤醒,活动完毕常自行上床。

  梦游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但绝大多数患儿与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或精神创伤、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癫痫、发热等也容易诱发梦游。

  由于儿童期梦游至成年后大都可以自愈,对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可以暂不做特殊处理,但应防止发生意外,比如把门窗关好,不在室内放置刀具、汽油等危险物品。平时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而合理的睡眠习惯,降低心理压力,减少睡眠环境的干扰。一旦发现孩子梦游,也不必强行叫醒,只需轻轻地将孩子领回床上,让他继续睡觉。如果发现孩子梦游频繁、剧烈,则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除了梦游以外,其他如夜惊、遗尿、昼夜节律紊乱等,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夜惊:夜惊的发生多是突然的。孩子睡眠中猛然惊起,惊叫一声,意识朦胧,双目凝视,表情惊慌恐惧,持续哭闹,并有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表现。在发作中,儿童可坐于床上或下地无目的地走动,常呼之不应。夜惊主要发生于4~12岁的儿童。由于发作时儿童的意识呈朦胧状态,对父母的关怀毫无反应,拒绝身体接触,因此在这种激烈的活动中很可能受伤,儿童会撞到家具,甚至打破窗户,有时还会使参与其中的父母受到伤害。

  发生夜惊的小儿多有紧张、受惊的经过,如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受到体罚、责骂、外伤及意外伤害等。另外,睡前看恐怖紧张的影视剧或听此类故事等,也是夜惊发作的重要诱因。

  绝大多数小儿的夜惊不是疾病的表现,不需要药物治疗。随着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并消失。但家长应注意寻找原因,帮宝宝去除诱因,夜惊现象才会越来越少。

  遗尿:5岁以后的小儿仍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称为遗尿症。

  绝大多数小儿遗尿是功能性的,与家族史有关。此外,体格发育不成熟、睡眠过深、不良的心理因素等也可导致。

  遗尿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性治疗,尽管躯体疾患引起的遗尿症为数较少,仍应先排除各种疾病因素,如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畸形等。如果确定没有躯体疾患,应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避免谴责和羞辱,减少心理压力。晚间控制饮水、睡前排尿、入睡后定时唤醒排尿、使用自动唤醒装置等措施,可防止睡眠时膀胱过度充盈;白日限制过多户外活动以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一定午睡时间,可防止睡眠过深不易唤醒。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改善者,可服用药物治疗。

  昼夜节律紊乱:如果人体生物钟的设定与外界环境的时间概念不相符合,就会表现为昼夜节律紊乱。婴儿和刚会走路的孩子多表现为睡眠时相提前,他们往往在晚上6~7点入睡,早上3~4点自发醒来,并一直保持清醒。青少年则多见睡眠时相延迟,他们往往到午夜以后才入睡,早晨唤醒很困难,白天在学校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疲乏、淡漠、嗜睡。

  对这种情况,主要是从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起。可将就寝时间每天逐渐前移或推迟,直至获得理想的睡眠时段。情况严重的孩子,也可辅助药物治疗。此外,在不应入睡的时间内,利用强光照射方法,使小儿醒转或保持清醒,如此连续数周,可有不同程度改善。

  编辑推荐: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