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早教 > 智力 > 正文
精神障碍
挂号科室:精神病科 同类疾病:精神分裂症癔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缓

隔代教育有5个弊端 如何弥补隔代教育的缺陷

2014-08-13 07:35:36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爸爸妈妈都无法自己带孩子,做不到亲子教育,更多的情况下是把孩子教会祖辈来养育。然而,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弊端,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育,这可怎么办?今天,小编就来出出招,看看怎样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吧。

隔代教育的类型

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祖辈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祖辈家长们取消了。

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严厉惩罚型:这种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民主、温暖和理解型:在祖辈家长中也有的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

那么,隔代教育的弊端又有哪些呢?

隔代教育的弊端

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

想要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哦。

隔代教育的弊端如何纠正

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哦。

(责任编辑:张琴琴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