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早教 > 游戏 > 讲故事唱儿歌 > 正文

孩子阅读的阅读习惯怎样培养 儿童图书的选择很关键

2015-10-03 22:21:51      家庭医生在线

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早教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阅读进行,在这个时候,家长不仅要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兴趣还要选择适合的图书。这要如何做到呢?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

选本好书很重要

关于怎样选择图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当然不同。

6个月以内的宝宝视网膜尚未发育成熟,此时可以选择黑白对比且线条简单的画面。

1岁半之前的宝宝开始喜欢鲜亮的色彩,但是这个时期选择的图书最好不要有复杂的背景画面,因为此时孩子还无法从复杂的画面中读取主要信息——大篇幅、背景简单、主题单一明确就好。可以选择宝宝的笑脸,或其他以宝宝、动物和日常生活行为及物品为主要主题的图书。注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控制自己的协调能力,所以家长要选那些不容易伤到孩子也不容易被孩子撕坏的书,布书、圆角纸板书或触摸书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好的保护。

2岁之后,孩子开始喜欢有简单情节的故事,这时可选择的书就比较多了。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自制图书。自制书由于有孩子的亲身参与,孩子很喜欢阅读。

到了4周岁后,故事情节变得特别重要,并且随着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更加深入,宝宝开始喜欢简单的科普类图书。

读书语气要温柔

有的家长说,他真的只是“读”,因为他不知应该怎样读,结果孩子根本不感兴趣。亲子阅读最简单的原则就是:你怎样和孩子说话,你就怎样为孩子读书。即便他还小,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是读书时一定要是温柔的、充满爱意的、愉快的……阅读技巧是可以训练的,很多家长是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发掘了自己配音和表演的才华和能力。

多感官齐参与

亲子阅读一定要带动孩子的多感官参与,即广义的“读”。比如,给孩子读《拔萝卜》时,家长可以拉住孩子的手臂来“拔”——这不但让孩子体验到“拔”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孩子最初实际上只是喜欢与父母一起玩,而尚未形成对阅读的喜爱。由于阅读能带来游戏时快乐的体验,因而逐步喜欢阅读。

另外,根据孩子的年龄、读书目的、以及孩子的喜好程度,书目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有一些书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并且一起读许多遍,甚至孩子会要求与家人一同表演。也有一些书,家长可以自己读,并不要求孩子与家长一起读;还有一些书,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翻翻,聊聊,孩子喜欢就多读几遍,否则用这些书作为与孩子聊天的内容也很好。

上文介绍到培养阅读习惯就要选择一本好书,那么要如何选择适合的儿童图书呢?

儿童图书的选择方法

良好的纸张和装订质量。幼儿的图书最好经得起翻阅。所以装订质量也要十分注意。当然,家庭用书以平装书更适宜,价钱也较便宜。

图文比例要适当。适合入学前宝贝阅读的图书,主要是“图画书”,市面上经常宣传的“绘本”也就是它啦。这类图书将故事以大量图画和少量文字、甚至没有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现,深受广大幼儿甚至是成人的欢迎。

适合幼儿阶段宝贝阅读的图画书,在图文比例能体现很强的“年龄适宜性”。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其图文比例也会图渐少,文渐多,从“以画为主”逐渐向“以字为主”过渡。那些质量较差的幼儿图画书,书中的图片要么模糊不清,要么和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不搭配,完全是“滥图充数”,根本起不到让宝贝感受画面美感的作用,反而会混淆宝贝的视听,妨碍他理解故事。

内容应在多样化的基础上以趣味性为主。幼儿期,宝贝各方面的心智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欲望也特别强烈。因此,这个时期,您应当尽量为他提供形式、内容都丰富、多样化的图画书。

宝贝在幼儿阶段所喜欢的书是故事、童话类图书,而不是许多妈咪热衷的“启智”、“长知识”、“幼儿课堂”之类的书。对于这个阶段的宝贝来说,“趣味性”比“知识性”更重要。

内容应注意准确性,并与宝贝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有些妈咪想,宝贝反正也是瞎看,买书有时又会只注意趣味性,而忽略了准确性。当宝贝就书中内容提问时,也往往敷衍一句,糊弄过去。这看似小事,但却为宝贝读书不求甚解埋下了伏笔。而且,3岁是记忆的关键期,在这时给宝贝的错误知识,宝贝可能因“先入为主”而始终当作正确的来掌握。

此外,适合宝贝阅读的图画书,在内容上除了要准确,也要注意与其生活经验结合,如表现他周围的人、物体、环境、生活里的各种活动的书,让宝贝在书里也能看见在生活中有所体验的事,使他更愿意阅读,更能从生活中学习。

应标明相关的阅读辅助信息。幼儿期,宝贝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由此也给您选购图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究竟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的宝贝呢?”别着急,好书能够帮助您!它们通常会在图书封皮上注明本书的“适用年龄”;在书的开始有一个“阅读指导”,其中说明本书的阅读方法、对宝贝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等;有的还会在文字上加注拼音,以方便宝贝独立阅读。

最后,小编提醒家长,以身作则也很重要哦。

(责任编辑:姚银康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