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常见专科 > 心理 > 正文
夜惊
挂号科室:儿科 同类疾病:腺样体肥大惊厥蛲虫病房室传导阻滞胃食管反流病

宝宝夜惊是怎么回事 应如何进行预防

2015-12-17 09:41:19      家庭医生在线

宝宝夜惊的症状在生活中是时常发生的,对于家长来说,掌握宝宝夜惊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果宝宝不幸患上夜惊这种疾病,就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否则会导致孩子的病情不断加重,那么,宝宝夜惊是怎么回事呢?

引起宝宝夜惊的原因:

1、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

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觉,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2、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3、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对于小儿夜惊的预防,可采取下列办法:

1、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宝宝夜惊在饮食上的调理方法:

方1 生姜红糖汤

组成: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切片,加适量红糖,水煎服。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夜啼,大便溏泄,腹中冷痛者。

方2 葱姜汤

组成:葱白5段,生姜5片。

用法:共煮水喝。

功效:温中除寒。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夜啼,纳差便溏,腹痛喜温喜按者。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