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常见专科 > 营养 > 正文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分泌科 同类疾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新生儿高血糖症是怎么引起的 有何预防方法

2015-12-23 09:48:42      家庭医生在线

新生儿高血糖症分为医源性、暂时性及真性,其中真性糖尿病新生儿少见,在生活中,家长在发现新生儿出现了高血糖症后,其在治疗前首先是应该对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成因进行查找的,那么,新生儿高血糖症是怎么引起的呢?

一、医源性

医源性高血糖症较其他病因发生率高,常见于早产儿,多由于输注葡萄糖溶液的速度过快或不能耐受所致。医源性引起新生儿血糖增高的因素较多,主要为:

1、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

对糖耐受差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SGA儿,缺乏成人所具有的Staub-Traugott效应即重复输糖后血糖水平递降和葡萄糖的消失率加快,此与胰岛B细胞功能不完善,对输入葡萄糖反应不灵敏和胰岛素活性较差有关。胎龄小、体重低和日龄越小则越明显。生后第1天对糖的耐受力最低。体重小于 1kg者,甚至不能耐受5~6mg/kg·min的葡萄糖输注速度。

2、疾病影响

在应激状态下,如窒息、寒冷和败血症等均可使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儿茶酚胺和胰高糖素释放增加、或使胰岛内分泌细胞受损伤而致功能失调,均可引起高血糖,多为一过性,但也有少数可持续较长时间。如硬肿症低体温组新生儿与正常体温组和恢复期组的新生儿比较,前者葡萄糖的清除率更为低下,糖耐量下降,组织葡萄糖的利用减少。此与胰岛反应差、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有关。也可能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加快,或与血中高血糖素、皮质醇类物质水平增高、使糖原异生的作用增强有关。有报道患严重低体温、感染、硬肿症的新生儿,血浆中的皮质醇水平显著增高,易合并新生儿高血糖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对血糖调节的影响尚不清楚,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使神经、内分泌对糖的调节功能紊乱所致。

新生儿高血糖症主要为医源性,可引起脑损害。因此应重视血糖的监测,做到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发生率、减少脑损害。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控制葡萄糖输入的速度,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监测

对母分娩前短时间内和新生儿在产房复苏时用过葡萄糖者,入病房后先查血糖(用试纸法或微量血糖法),然后决定所需输糖速度。

2、慎用高渗葡萄糖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时及低体温等情况下,应慎用25%高渗葡萄糖,稀释药物以5%葡萄糖为宜,应考虑在应激状态下,血糖往往不低,且易有高血糖的可能。

3、调整输糖速度和浓度

对早产儿、小样儿,尤其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输葡萄糖速度勿大于5~6mg/(kg·min),应监测血糖、尿糖,以调整输糖速度和浓度。

4、肠道外营养

进行肠道外营养的新生儿,补充热卡不能单靠提高葡萄糖浓度来解决,应加用多种氨基酸液和类脂质以达全静脉营养的目的。

新生儿高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1、医源性高血糖症

应根据病情暂时停用或减少葡萄糖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监测血糖加以调整。肠道外营养应从葡萄糖的基础量开始,逐步增加。

2、重症高血糖症

伴有明显脱水表现时,应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以迅速纠正血浆电解质紊乱状况,并降低血糖浓度和减少糖尿。

3、胰岛素

对空腹血糖浓度>14mmol/L250mg/dl伴尿糖阳性或高血糖,且持续不见好转者,可试用胰岛素0.1~0.3U/kg,6~12小时一次,密切监测血糖和尿糖改变,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纠正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持续,尿酮体阳性,应作血气监测,并及时纠正酮症酸中毒。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