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儿科疾病 > 过敏 > 正文

宝宝常打喷嚏或是过敏了 治疗还需“四步走”

2016-02-16 09:49:03      家庭医生在线

目前我国约有30%的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宝宝过敏不容忽视,家长要学会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宝宝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皮肤痒,经常抓挠

过敏的一个最常见征兆就是宝宝皮肤发痒。如果你发现宝宝皮肤变得粗糙、经常不停地抓挠,不让抱,不愿穿衣服,晚上哭闹,有可能是小儿湿疹的表现。小儿湿疹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发红、皮疹,有水泡,脱皮等。

这种皮肤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生活环境中气候潮湿、日光、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影响,或者过敏所致。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

经常流鼻水、鼻塞、揉鼻子、揉眼睛

经常打喷嚏、流鼻涕、鼻痒、揉搓鼻子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鼻黏膜充血性疾病,与感冒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常常在早上起床,吸入异味、油烟或空气中有粉尘时发作。

有过敏体质的幼儿到了天气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春秋两季,常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痒、揉鼻子等症状,而且病状去而复返累月不断。宝宝鼻子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当外界温度、湿度、气压有较大变化时;或是当外界的空气中含有刺激性物质,如烟粒、粉尘、或特殊气味时,有过敏性体质的幼儿就常常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而有些宝宝则会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出现黑眼圈,这也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或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胃口差,腹泻

厌食,烦躁不安,身体疲乏,反复呕吐,长时间腹泻,这样的宝宝有可能是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性厌食在厌食儿童中占很大比例,他们吃了致敏食物后会出现口周皮肤潮红、斑疹等症状,也会有程度不同的腹胀、腹泻、烦躁不安、体重不增等表现。

很多时候家长难以发现食物过敏的原因,因而会让孩子继续进食致敏食物(比如牛奶、蛋黄、花生、或虾、蟹等海鲜类食物),从而加重了宝宝过敏反应,形成恶性循环,使厌食加重。

如果你发现你家宝宝长期腹泻,而且大便中可见红白细胞或伴有血丝、血便,但宝宝并无感染症状,经过反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这就要考虑牛奶蛋白或某些食物过敏了,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

长时间干咳

如果宝宝在没有发烧、感冒的情况下反复咳嗽、喘息,妈妈就要警惕宝宝是否患上哮喘了。哮喘儿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喘息表现的,通常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先兆症状,家长要细心观察。比如,反复咳嗽超过一个月,以晨起和夜间咳嗽为主。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痰不多,喉咙伴有“嘶嘶”声或“吼吼”声,吸入冷空气或进食冷饮后咳嗽加重,在运动后除了咳嗽加重还可能伴有喘息。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就需要到哮喘门诊检查治疗。

宝宝过敏的症状有很多,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宝宝过敏怎么办?

第一步

宝宝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的时候,父母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的找到过敏源,还要防止宝宝去抓挠,在适合的情况下面还可以帮助宝宝延长母乳的喂养时间。

(通常是在宝宝6个月开始可以吃辅食,1岁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母乳喂养)。

ps: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抗体,对防止过敏很有好处,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容易引起小儿过敏的食物,如龙虾蟹等海鲜。

第二步

如果宝宝出现的过敏情况是过敏性皮炎的话,就要让做到避免刺激宝宝的皮肤了,不要用过热的水给宝宝洗澡洗脸,也不要用碱性的香皂。

第三步

如果紫外线过敏,应该尽量避免宝宝在光线强烈的时候外出。

第四步

如果宝宝皮肤过敏反应,严重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儿童一旦患上皮肤过敏的症状,千万不可抓挠患处,这样做常常会使皮肤炎症加重,继发和感染其他疾病,而且抓破后还会出现出血、结痂、脱屑等情况,使人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开食物过敏源,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及奶制品,面粉类,玉米类,鸡蛋,糖,西红柿,马铃薯,巧克力,酵母,食用色素,水果,牛肉,猪肉,等等。

空气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过敏物质,如花粉,霉菌,灰尘,树,烟草,烟雾,香水,汽油,油漆,杀虫剂,清洁剂,药物,宠物,地毯,等等。而由于这些物质是混杂于空气当中的,因此很难避免,所以患者尽量不要外出,平时在家中可以使用圣氧母婴级别的空气净化器来净化这些过敏源,让居室保持清洁。

饮食上须避开过分刺激的食物,像是吃得太咸、太辣的食物都有可能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因此,对刺激性食物必须“忌口”。

不要滥用护肤品和药膏乱治疗,需在医生的检查指导下选用适合的药膏进行治疗,有时甚至需要输液。

过敏期间最好不要用洗衣机给孩子洗衣服,如果能用45°以上的热水来给衣服消毒最好,因为有些霉菌要在45°以上才会死亡。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