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常见专科 > 神经科 > 正文

小儿麻痹症常见类型 麻痹症有四大危害

2016-03-25 09:39:13      家庭医生在线

儿童时期小儿麻痹症是多见的一种疾病了,有很多的孩子会出现该病的症状,从而他们的腿部出现了畸形的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发育,此病的类型较我,大家需要清楚去了解才可以,来认识一下小儿麻痹症的类型会有哪些呢。

小儿麻痹症有四种类型:

无症状型

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后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轻型

约占4~8%,病毒侵袭全身非神经组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如不同程度发热,咽部不适,咽充血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肿大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等;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1~3日,自行恢复。

无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且循环神经纤维散布全身,可在发病之初出现此期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在前驱期后有1~6日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后进入此期。

瘫痪型

约占感染者的1~2%,其特征为在无瘫痪型临床表现基础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及脑神经的病变,导致肌肉瘫痪。

小儿麻痹症主要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人体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小儿麻痹症的传播途径: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是通过口鼻传播进入人体的,所以口鼻传播是小儿麻痹症的主要传播途径。

在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应该尽量减免去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另外再次期间,避免孩子做摘除扁桃体的手术,因为孩子摘除扁桃体的话会比一般孩子更容易受到感染。

小儿麻痹症具有不同的类型,家长要清楚给孩子产生的危害。那么,小儿麻痹会产生什么危害?

任何肌群都可被侵袭,就在同一肌群中,各块肌肉以及每块肌肉的不同肌纤维的瘫痪程度都可不相同。可以有完全瘫痪、部分瘫痪或接近正常等不同状态。广泛性瘫痪比较少见,常见的受累肌肉是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上肢较少发生。

起病时,病儿有急性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僵硬等。发热2~5天后,出现肌肉弛缓性瘫痪;待体温趋于正常后,瘫痪亦停止发展。瘫痪的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和不伴感觉障碍。

瘫痪的肌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病后3~6个月内,恢复比较迅速,以后进步就很缓慢。如果在病后两年内仍无恢复现象,则以后复元的可能性很少。

瘫痪肌肉日益萎缩和纤维化,肢体逐渐发生畸形,其原因是肌肉功能的不平衡,患肢的使用不当和负重不均匀,以及骨骼在异常体位发育和生长迟缓等。早期的畸形尚能纠正,晚期由于发生相应关节挛缩,使畸形固定,难于纠正;甚至发展为骨关节变形。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