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常见专科 > 神经科 > 正文

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 中医方剂治疗见效快

2016-04-26 09:17:02      家庭医生在线

很多人都知道小儿麻痹症这个疾病,此病会让孩子的肌肉萎缩,严重的会导致瘫痪,行动不便,是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的疾病,此病一般在儿童时期发病,发病时,孩子会不明原因的发热、全身都不舒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疾病的呢?下面就为您进行详细的介绍。

小儿麻痹症的发病原因:

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后 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症) 在第3天到达各处非神经组织,如呼吸道、肠道、皮肤粘膜、心、肾、肝、胰、肾上腺等处繁殖,在全身淋巴组织中尤多,并于第4日至第7日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 如果此时血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已足够将病毒中和,则疾病发展至此为止,形成顿挫型脊髓灰质炎。

仅有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而不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强或血中抗体不足以将其中和,病毒可随血流经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发生瘫痪,偶尔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经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异中和抗体不易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故脑脊液和粪便内病毒存留时间较长。因此,人体血循环中是否有特异抗体,其出现的时间早晚和数量是决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因素。

多种因素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受凉、劳累、局部刺激、损伤、手术(如预防注射、扁桃体截除术、拨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瘫痪的发生、孕妇如得病易发生瘫痪、年长儿和成人患者病情较重,发生瘫痪者多。儿童中男孩较女孩易患重症,多见瘫痪。

小儿麻痹症是很多小孩子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症状,但事实上,类似于小儿麻痹症这样的症状,我们是可以进行有效地预防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方法有:

自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目前应用较多,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

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小儿麻痹症在临床上可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邪犯肺胃

症状体现: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组成: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薏苡仁15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滑石15克(包煎)。水煎服,每日l剂。

邪注经络

症状体现:肺胃症状消失后3—4日,发热又起,肢体疼痛,转侧不利,哭闹不安,拒绝抚抱,继而出现瘫痪。瘫痪以下肢为多,可发生于一侧,亦可两侧并见。面部瘫痪见口眼歪斜,亦可兼见腹肌瘫痪、小便失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舒通经络。

方剂:三妙丸加减。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生薏苡仁15克,忍冬藤15克,防己10克,秦艽1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虚血滞

症状体现:热退后肢体麻痹、痿软无力,出现瘫痪、面色萎黄、易出汗。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祛邪通络。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