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正文

孩子臀纹不对称 竟然发展到截骨

2016-07-23 06:36:15      家庭医生在线

为什么孩子开始学走路就发现是长短腿?这或许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听起来有点陌生,而微博上,也有不少家长就此病进行咨询治疗办法。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主任 李旭(专家预约)介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肢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1~1.5‰,女婴发病率高,一般在出生后4到6周可通过筛查确诊。但该病隐匿性强,不易早期发现。欧美国家普遍采取新生儿筛查的策略,使该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延迟就诊的大龄儿童已罕见,但在我国由于对此病没有实行普及筛查,导致大量的延迟就诊病例,很多患儿被确诊时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表现很隐蔽,建议孩子出生6周内做筛查

对于站立前期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很隐蔽,我国新生儿筛查中也没有此项目,导致很多父母在孩子开始站立甚至已经行走时才发现问题,而此时治疗对孩子身体创伤较大,同时也不如早期治疗效果好。

“由于站立前期的婴儿临床表现不明显”,李旭建议“家长可于孩子出生后4~6周至专业的筛查机构行彩超筛查。”

孩子臀纹不对称,家长要警惕

同时他提醒,若发现孩子有下列体征时则应高度警惕。

第一,长短腿(单侧脱位明显)。

第二,患者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

第三,髋外展角度不相同,外展受限,腿曲起来的时候出现声响或是分不开。

第四,患者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较明显)。

第五,臀纹不对称,腿纹不对称。虽然双侧臀纹腿纹不对称,并不是可靠的提示髋脱位的指征(某些髋脱位的患儿,双侧臀纹并无差异,特别是双侧脱位者),但是作为普通家长而言,这个体征是最容易观察到的。

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开始站立及行走时,其异常症状开始突显。学步期先髋患儿有以下表现:站立时一侧足尖着地(单侧脱位);行走的时间较正常宝宝晚;单侧髋关节脱位时,宝宝步态呈跛行;双侧脱位时,站立时骨盆前倾,臀部后翘,腰部前凸特别明显,行走呈鸭行步态。

根据孩子年龄选择适合的疗法

目前临床接诊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大多都是已经站立甚至开始行走的幼儿。李旭表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具体治疗方法有严格的年龄依赖性。

半岁内患儿 吊带治疗

半岁以内的患儿,在门诊采用Pavlik吊带治疗多可治愈。出生后8~9周,发现髋关节有半脱位或脱位,可使用带蹬吊带6~9个月。使用带蹬吊带仅限制髋关节的伸展活动,其他活动不受限。除个别有阻碍复位的因素外,绝大多数宝宝都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可用连衣袜套法及外展位襁褓支具法,使用4个月以上,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治疗措施。

半岁到一岁半患儿 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

半岁到一岁半的患儿,需在麻醉下复位、石膏制动,年龄越大的闭合复位的成功率越低,部分患儿须行开放复位。复位方法为在全身麻醉下,宝宝仰卧位,患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沿大腿长轴方向做牵引,使股骨头纳入髋臼内。达到整复后,由于蛙式石膏容易影响股骨头的发育,也容易产生缺血性改变,故目前国内、外小儿骨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多采用髋人字石膏,即髋关节仅外展80°左右,膝关节微屈,上石膏后允许宝宝带着石膏踩地活动。

一岁半以上患儿需行截骨术

一岁半以上的患儿,由于孩子的发育潜能下降,即使复位后髋臼自我改善的程度有限,需行截骨术。治疗的目标是复位髋关节、促髋关节的正常发育、防股骨头坏死,避免给孩子留下终身残疾。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强调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佳,长期预后越好;就诊年龄越大,发生的病理改变越重,治疗越复杂,治疗创伤越大,花费越高。然而,由于该病早期的隐蔽性,很多家长及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在该病的早期一般很难发现,家长大多是在宝宝开始走路时才注意到异常症状。甚至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在看到孩子异常步态时仍然不以为意,往往认为孩子学走路时步态异常是正常现象,或者道听途说认为是孩子缺钙云云,导致孩子延误治疗,失去最近治疗时机。就目前的医学技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很大一部分宝宝都可以完全治愈。

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主任 李旭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李旭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整形外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擅长于儿童肢体畸形的矫形和儿童骨关节系统创伤的手术治疗。尤其在以马蹄内翻足为代表的先天性足踝畸形矫正... [详细]

(责任编辑:黄婉雯 通讯员:游华玲)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