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新生儿 > 母乳 > 母乳喂养 > 正文
流产
挂号科室:产科 同类疾病:自然流产流产感染流产(中医)妊娠热病人流综合征

抓准时机如何给宝宝断奶?

2016-12-16 10:19:51      

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但断奶需慢慢来 ,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正确的方法是:适当延长断奶的时间,酌情减少喂奶的次数,并逐步增加辅食的品种和数量,只要年轻的妈妈们对宝宝的喂养调整得当,相信宝宝们都能顺利通过“断奶”这一难关的。

1、断奶的最佳季节:春季和秋季

断奶的以早春和晚秋为宜,切忌夏季断奶,否则会因天气炎热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孩子患病期间也不宜断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母亲人工流产、身体虚弱有病、奶水不足,婴儿整天哭闹消瘦时,应及时断奶,否则会直接影响母子健康。

2、断奶的最佳年龄:1周岁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4-6个月后,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了,此时就必须添加适当的辅食。在添加辅食的初期,辅食提供的热量约占全部食物提供热量的10%左右;等到宝宝8~9个月的时候,辅食提供的热量占到了全部食物热量的一半;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辅食提供的热量已经达到全部食物热量的60%以上,这时给宝宝断母乳已具备了合适的条件。

3、断奶前准备工作:添加辅食

断奶后的宝宝经常出现拒绝奶水的现象,发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蛋白质、热量,长期营养素摄入不足。3岁以下的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素需求量相对较多。如果断奶后无法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就会因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奶痨”。添加辅食是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好方法。断奶前的准备要从练习用勺子进食开始,连续一周试着用勺子给婴儿喂一些果汁、汤等。

4、怎样把握科学断奶的方法?

(1)妈妈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左右,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

(2)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他们需要从吃奶中获得一种慰藉感,因此晚上断奶难度会相对比较大。在宝宝断掉白天那顿奶后,就可以慢慢断掉夜间喂奶,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

(3)准备给宝宝断奶时,要先把他们带到保健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只有当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能力正常时才可以考虑断奶。

(4)如果恰逢生病、出牙,或是换保姆、搬家、旅行及妈妈要去上班等事情发生,最好先不要断奶,否则会增大宝宝断奶的难度。

(5)吃惯母乳的宝宝不仅把母乳当作充饥的食品,还会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母乳带给宝宝的不仅仅是营养物质,还有妈妈带给他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因此,断奶千万不可采用仓促、生硬的方法,如让宝宝突然和妈妈分开,或是一下子就断掉奶,或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苦、辣等物质来带给宝宝不愉快的体验等等。这些做法只会使宝宝的情绪陷入一团糟,他们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闹、不愿进食,甚至脾胃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宝宝食欲差、面黄肌瘦、夜卧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

(6)在断奶的过程中,妈妈既要让宝宝逐步适应饮食的改变,又要态度果断坚决,不可因宝宝一时哭闹,就下不了决心,从而拖延断奶时间。也不可突然断一次,让他吃几天,再突然断一次,反反复复带给宝宝不良的情绪刺激。这种做法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容易造成宝宝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7)在断奶期间,妈妈要对宝宝格外关心和照料,并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他们,抚慰宝宝的不安情绪,切忌为了快速断奶躲出去,将宝宝交给别的人喂养。

(8)在准备断奶时,要充分发挥爸爸的作用,提前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还可以把母乳挤出来,让爸爸用奶瓶喂,帮助宝宝一点点地适应。

成功断奶Tips:

(1)每天安排早、中、晚3次正餐,在两次正餐之间加2次辅餐,睡前增加1次晚点心。辅餐可提供含糖低的饼干、蛋糕、酸奶和水果,每次宜少给,不够再加,以免影响宝宝吃正餐的食欲。

(2)宝宝刚刚断奶时,可能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此时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尤其是他们不喜欢吃的食品。只要宝宝每天都能吃一点点,他就会慢慢适应并接受这种食品。

贴心提醒:

宝宝断奶,可能会引起妈妈体内的荷尔蒙发生变化,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沮丧、易怒等,同时伴有乳房胀痛、滴奶等烦恼。建议热敷并将奶水挤出,以防引起乳腺炎。如果妈妈情绪极端恶化,最好看看心理医生。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