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新生儿 > 母乳 > 正文

母乳喂养时间过长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2016-12-29 14:24:11      

母乳喂养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孩子越小,对母亲的心理依赖越强烈。婴儿出生后,并没有自我概念,保存生命的本能使TA强烈地希望与母亲成为一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保护,并且及时满足TA的需要。在孩子1岁以内,母乳喂养以及母乳喂养带来的心理满足是必需的。

1岁以后,孩子的消化系统已经适应了正常的人类食物,孩子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比较发达了,孩子的自我意识渐渐强烈。此时,TA的心理需要有两个方面:既要依赖母亲的保护,又渴望独立自主。

作为母亲,要尊重孩子的两个看似对立的需要,一切从孩子出发,从此时此地出发,不要一味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此时母乳的作用,不再是孩子必需的营养来源,而是联结母子的纽带之一。联结母子的纽带很多——比如抚摸、说话、目光交流等——母亲不必坚持母乳这一个方式,建议以其他方式逐渐替代母乳的作用。

实际上,母乳喂养的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母乳的象征意义是:孩子,妈妈和你是一体的,你在妈妈怀里很安全。1岁后的孩子希望打破这种一体感,找到独立的自己。一些断奶很晚的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比较弱,自立能力差,而且一些男孩子在性心理发育上比较迟滞。这些都不利于孩子长大后独立面对社会,与同龄的异性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建议孩子的断奶时间在1岁左右,最晚不超过2岁。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