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会伴随一生?做母亲一定要知道这些
什么是坐月子?
“月子”是通俗说法,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产褥期”。是指孕妇生产后,身体和生殖器官逐渐恢复原状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8周,即42-56天。
那产后到底要不要坐月子?回答是:要!
为什么?
因为在产前,孕妇担负着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包括子宫、心、肺、肾脏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肠胃、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也都有相应的改变。以上变化都需要在分娩后逐渐恢复正常。
此外,分娩本身对于孕妇来说就是一场极大的挑战,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对孕妇的身体造成损伤,而这些都需要经过“产褥期”的休息和调养才能逐渐恢复。
那么,该以什么方式坐月子才是正确的呢?
(一)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下床活动。活动强度不宜太大,在家人的陪伴下轻松散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建议适当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作为娱乐消遣,避免出现产后抑郁、情绪低落等情况。
(二)产后凝血功能会增强,因此需要经常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此任务交由丈夫来执行的话,效果更好哦!
(三)产后需要穿收腹带,防止内脏下垂。内脏下垂是“妇科病”、“未老先衰”的根源所在。内脏下垂会导致小肚子变大,严重影响到美妈们的体型。收腹带最好准备两条,便于更换。顺产者可以于产后第二天开始穿收腹带,剖腹产者穿收腹带的时间可以适当晚一点,建议在产后第6天开始穿,收腹带也不建议全天穿着,一般穿两小时可以休息一小时,以防止血液循环不通畅,影响伤口恢复。
(四)饮食不宜太咸,建议遵循一排二调三补的原则,具体如下:
第一周:要以排为主
饮食不宜油腻,应以清淡易消化、利水排湿的食物为主。例如:小米粥、玉米粥、薏米粥、菜肉粥、清汤面条、鸡蛋羹等等。特别提醒大家,剖腹产在24小时内喝米汤有利于肠道通气,在放屁后才可以正常进食哦!
第二周:要以调为主
生产后,产妇一般都有气血亏虚的情况,所以这周饮食要以调理气血为主。这周,产妇可以多吃补气血的食物,例如:红色蔬菜、麻油炒猪心(猪肝有回奶的作用,建议尽量不要吃)、大枣花生猪蹄汤。也可以在平时的食物里面加入枸杞、茯苓、山药等等。
第三周:要以补为主
这周是催乳的好时机,可以进食营养丰富的汤类,例如:鸡汤、木瓜鲫鱼汤、排骨汤、黄豆猪蹄汤等等。可以在这些汤料里加入黄芪、通草等中药,催乳效果更佳。产妇在此阶段不要挑食,或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要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这样才能为宝宝提供营养丰富的奶水。
(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口腔卫生。
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刷牙,刷牙的水要温热。传统坐月子有不能碰冷水这条规矩,我是赞同的。顺产3天后即可洗头洗澡,而剖腹产最好等伤口愈合再洗头洗澡,一般是产后7~10天左右。注意:月子期间洗澡要采取淋浴,禁止盆浴。
(六)保持室内合理温湿度,房间要定时通风换气。
无论什么季节,建议室温都要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绝对不能大夏天的给产妇“捂月子”,冬季则应当注意保暖,以防受凉。
(七)要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对产妇的恢复也非常有利。可以促进产妇子宫复原、身材恢复苗条、降低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等等,真可谓是一箭好几雕的好事儿。
(八)可以出门,但尽量避免人多的场合。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产妇可以出门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参与一些社交活动,不过在产妇和宝宝抵抗力都很弱的情况下,还是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为好。
(九)鼓励产妇进行产后恢复锻炼。
顺产后两周就可以进行仰卧起坐、腹肌收缩、收缩肛门括约肌等运动。不过切记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十)坐月子期间禁止同房。
同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恶露彻底排尽之后。一般来说,恶露排尽需要6~8周的时间,但由于个体差异,有的产妇恶露排尽的时间会延长。需要经产科医生检查,确定产妇生殖系统恢复正常之后,才可以同房,否则容易造成产妇生殖系统的严重感染。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24 岁经常痛经一天,多泰脉血康胶囊
2024-10-28未按时服用逍遥丸,此药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妇软膏使用多久算一个疗程?
2024-10-28老婆怀孕后能吃金鸡胶囊吗,对胎儿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别美卓乐甲泼尼龙的真伪
2024-10-28瘙痒伴少量黄色脓液及宫颈糜烂能否用药
2024-10-28宫颈糜烂患者能否使用保妇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阴道有灼热下坠感,检查白带能确
2024-10-28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