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贫血临床上的不同症状
贫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将贫血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多表现为皮肤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记忆力差,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病证,其中面色苍白没有光泽、头晕乏力是贫血最早期的症状。
六类贫血临床上的不同症状
1、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因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或衰竭(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贫血。与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如苯、砷、碘胺类、氯霉素药物及放射线等。一些器质性病变如结核病、肝肾疾病、白血病等,常可并发再障。
症状:这种贫血病人除有一般贫血症状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现象,还有畏寒和发烧等症状。防治:再障的治疗一般以中草药和睾丸素为主,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如疗效不佳可改用药物有苯丙酸诺龙、碳酸锂、氧化钴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对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仍无效则考虑做脾切除,术后继续保守治疗。预防再障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有病情变化及早请医生调治,不要滥用消炎药,及时治疗肝肾病、结核病等慢性病。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3、生理性贫血
由于正常人体血容量的增加而使血液稀释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最常见于女性的妊娠期。这是因为妇女妊娠期时,由于供应胎儿的需要,母体的血容量会比正常时增加约35%,其中血浆增加相对比红细胞增加为多,血浆约增加1000毫升,红细胞增加约500毫升,致使血液稀释。
症状:心悸、气促、注意力不集中及腹胀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贫血的孕妇还容易发生一种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疾病,在生宝宝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4、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i2而引起的贫血。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症状: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5、失血性贫血
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症状:如果出血量达到1500 ̄2000毫升(约总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后卧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恶心、气促、极度头晕甚至短暂意志丧失。由于血循环的重新分布,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
6、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症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缓急、程度和场所有关。
慢性溶血:起病较缓慢,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疽,脾、肝肿大,胆结石为较多见的并发症,可发生阻塞性黄疽。下肢踝部皮肤产生溃疡,不易愈合,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患者。
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温馨提示:贫血种类很多,大多数贫血症状是可以通过食物来改善。贫血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不仅要看其的铁含量,还要了解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只有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使包括铁在内的各种营养素得到最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霉菌性阴道炎致阴道口反复瘙痒如何应对
2024-10-28人流后复查 B 超显示宫腔积液严重吗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肿?
2024-10-28宫颈息肉术前 HPV 检查阳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怀孕
2024-10-2827 岁男性用少腹逐瘀颗粒对怀小孩有
2024-10-28购买很多金鸡胶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尔片吗
2024-10-28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