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儿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中医要如何治疗小儿呕吐

2017-04-11 10:13:12      

中医认为小儿呕吐病因,多由于伤食、胃热、胃实、肝气犯胃,惊恐等引起。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呕吐,下面将具体的为大家介绍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呕吐。

一、乳食积滞

主症:呕吐暖馊、乳块,胃口不好,腹胀,夜睡不安,便秘或泻下酸臭,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有力,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和胃。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植6克,神曲6克,陈皮6克,半夏8克,茯苓10克,连翘10克,莱菔子10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竹茹6克。

二、脾胃虚寒

主症:食久方吐,或者朝食暮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食少不化,腹痛便溏,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药:丁莫理中汤加减。 丁香5克,吴莱莫4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甘草3克。 方解:党参、白术、甘草扶脾益胃,补益中气;干姜、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三、肝气犯胃

主证:暖气频频,呕吐酸水,胸胁胀痛,易怒易哭,精神郁闷,舌红苔厚腻,脉弱。 治法: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方药:解肝煎。 白芍10克,苏叶8克,砂仁3克,厚朴6克,陈皮3克,法夏6克。 方解:白芍缓肝之急,合苏叶舒肝之郁气,砂仁、厚朴调理脾胃气机;陈皮、法夏和胃降逆止呕。

四、胃阴不足

主证:干呕无物,时时发作,口干,口燥,烦躁不卧,胃纳减少,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午后低热,尿量可,大便于结,舌红干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益胃汤加减。麦冬10克,沙参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花粉6克,竹茹6克。 方解:麦冬、沙参、玉竹、石斛、花粉均为养阴生津之品,竹茹清热止呕。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