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儿科疾病 > 小儿多动症 > 正文
儿童多动症
挂号科室:小儿科 同类疾病:多重人格人格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吮手指

淘气与小儿多动症的区别 家长你分得清吗

2017-07-02 08:04:12      家庭医生在线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于集中,情绪不稳,有的还有一些感知障碍(如动作笨拙,发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下面我们看看如何区别孩子淘气和多动症?

淘气与小儿多动症的区别

淘气是指正常小儿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从医学角度看,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都感到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

又因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表现活跃、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动,像个“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

而有的孩子从小格外调皮、不听话,一天到晚手脚不停、坐立不安、六神不定,爱吵闹,兴趣广泛而不持久,性情急躁,容易激动,自制能力极差,常常无事生非,还有一定的破坏欲,在学校里不守纪律,上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扰乱课堂秩序,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极不稳定。这些便是得了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患小儿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正常,只是由于大脑功能发生轻微障碍,而出现行为异常。这种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愈的倾向。

小儿多动症怎么办

首先,坚持辨证治疗的原则是特别关键的,这是促进患儿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通常情况下,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可根据患儿的个性点和家庭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如唱歌游戏等,以调整气氛、陶冶性情。尤其要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多动症患儿指导、矫正行为偏异。

食疗方法的合理采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医治作用,所以治疗期间,小儿多动症患儿要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小儿多动症患儿要限制西红柿、苹果、桔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小儿多动症有明显疗效,可考虑试行。

家长在平时要注意给以患儿正确的行为指导,这样通过不断的纠正,患儿的过度活动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通过行为指导可以培养小儿多动症患儿的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这种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较好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训练,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多动症治疗方法

1、行为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来训练孩子,主要是改善孩子的一些异常的情况,多动,注意力方面。

2、药物治疗,药物疗法是很常用的之前,目前为止,药物治疗已经不推荐了,药物难以完全治愈,除非是到了特别严重的时候可配合其他疗法一起进行。

3、物理治疗,这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众多医院采用的办法,调节大脑的分泌,以改善多动症的神经递质以及激素。

治疗多动症3误区

误区1:多动症不需要用药

许多家长认为,多动症不是病,用心理治疗就可以了,而且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就尽量不要吃药。批判药物治疗的人多认为儿童多动症的症状纯粹是由社会因素引起,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单纯社会原因会导致多动症。

误区2:药物影响智力发育

不少家长认为,吃了精神科的药以后,孩子就会变呆,影响孩子的精神和智力发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枢兴奋药主要适用于注意力缺陷和多动明显的儿童,用药后患儿注意力会明显改善,多动减少,情绪稳定,行为改善,继之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与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系。

误区3:周末无需服药

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目前我国临床普遍采用药物假期治疗法(周六日不服药),认为在上课等主要学习时间约束调整孩子的异常行为就可以了,至于周末等娱乐时间,孩子多动、过分调皮没关系,药物还是尽量少吃的好。

(责任编辑:黄婉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