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儿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2017-07-13 14:31:24      

溶血性黄疸的诊断

1、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2、皮肤无瘙痒。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μ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6、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常发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临床症状ABO溶血病多较轻,而RH溶血病多较重。

1、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贫血:轻者血红蛋白小于140g/L,重者可小于80g/L。

3、肝脾肿大:贫血严重者,肝脾恢复胎儿期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

4、核黄疸:指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组织黄染,并致脑组织,尤其是基底神经核、脑干受损,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即称为核黄疸。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