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幼儿 > 正文
焦虑
挂号科室:心理咨询科 同类疾病:抑郁症心绞痛恐惧症脑震荡躁狂症

家长两句话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千万别说了

2017-08-15 09:15:47      家庭医生在线

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地融入与同学的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社会回避、性格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呢?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1、家庭的经济状况

心理学研究证实,孩子的安全感还与他所感受到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隐形的联系。也就是说,安全感与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暗示”有关。在一些家庭,尽管实际的经济状况较差,但在孩子面前,父母很少显示或不显示对经济的焦虑、压力或担忧,孩子便有良好的安全感。反之,即使一些实际经济状况良好的家庭,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于在孩子面前夸张地显示关于经济状况的焦虑,同样会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暗示,以致影响孩子成人以后的安全感。

2、教育方式有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太过宽待孩子,认为和孩子是好朋友,反而是父母的教育没有了分寸,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这时,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很好欺负,变得无法无天,反而更没有了安全感。所以说,父母应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威严,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

3、把目标定得太远

父母对孩子要有目标,但是不能把目标定得那么远,孩子承受了无谓的压力。当父母过分投入于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时,将会忽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知道,变成让孩子感到厌恶的唠叨、爱操控的家长。当缺乏正确的沟通时,进入少年期的孩子会变成叛逆,觉得父母只珍惜他们所取得的好表现或良好的行为。

家长两句话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1、“再不听话打你了!”

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孩子做出种种挑衅的行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会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如果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2、“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也开始对生命的来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责任编辑:黄婉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