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痉挛辨证论治
一、饮食积滞:症见患儿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剧,嗳哕腐浊,不思饮食,时转矢气,粪便秽臭,或腹痛欲泻,泻后腹痛减轻,或有呕吐,吐物酸馊,夜卧不宁,舌苔多厚腻,脉弦。治宜消食导滞,理气止痛。常用香砂平胃散加减:香附6g,砂仁9g,厚朴6g,陈皮9g,苍术9g,枳壳9g,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各10g,白芍、元胡、甘草各9g。若患儿大便不通,或泻下不畅,泻后腹减者,可加槟榔、莱菔子攻下食积;若大便秘结,苔黄糙者,可去苍术、砂仁,加大黄、玄明粉,以清热通腑,荡涤肠胃之积热。
二、气滞血瘀:症见脐周胀闷不舒,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脐周围),或触之有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无光泽,舌质暗红,或舌有瘀点,脉细弱或细数。治宜理气化瘀,散瘀止痛。常用少腹通瘀汤加减:肉桂、干姜、小茴香各10g,蒲黄、五灵脂、赤芍、当归、川芎各6g,延胡索、没药各9g。若患儿气滞症状明显可加川楝子、乌药以理气止痛;若腹有包块者,可酌加少量三棱、莪术、穿山甲,以散瘀化结止痛。
三、肝气犯胃:症见胃脘胀满,脐周痛甚,时痛时止,善太息,矢气后腹痛减轻,反复发作,或情绪不稳,每于情志变化而腹痛发作。治宜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陈皮6g,川芎、香附、枳壳、白芍各10g,炙甘草3g。若患儿胁痛加青皮9g;食欲不振加白术10g,云苓9g,麦芽12元,鸡内金9g;大便不通加大黄3g,槟榔6g;腹痛甚者加元胡9g,木香6g。
本病病因复杂,应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仔细审辨。在辨证施药的基础上,也可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疗法。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24 岁经常痛经一天,多泰脉血康胶囊
2024-10-28未按时服用逍遥丸,此药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妇软膏使用多久算一个疗程?
2024-10-28老婆怀孕后能吃金鸡胶囊吗,对胎儿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别美卓乐甲泼尼龙的真伪
2024-10-28瘙痒伴少量黄色脓液及宫颈糜烂能否用药
2024-10-28宫颈糜烂患者能否使用保妇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阴道有灼热下坠感,检查白带能确
2024-10-28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