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药千万别马虎 这四个用药误区千万要避免
宝宝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用药,遵医嘱是妈妈们的共识,但偶有小恙比如轻微擦伤、感冒时,相信不少有经验的妈妈们在判断出病情轻微时,选择在家用药治疗。 只是宝宝用药误区太多,妈妈们都躲得开么?
宝宝用药误区
1、用药剂量使用不当
有一些父母孩子一生病就让孩子吃药,错误的信念是剂量越多效果越好。儿科医生根据儿童的体重开药,剂量首先达到有效浓度,第二要确保安全范围,所以儿童一定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有些药物“治”病和“致”病仅仅只差了一点,两者的剂量非常接近。
2、儿童用药时间不妥
一些家长对服药时间没有太多关注,错误的想法是吃进去就行了,医生给予的药物数量往往是基于药物的半衰期以及药物的严重程度开出的,因此家长应严格遵守服药时间,但中药的服用时间相对要求不是很严格。
3、把药物放在食物中,哄宝宝吃
为了让宝宝乖乖吃药,妈妈是什么招数都用上了。她们将药物溶解在牛奶、粥、汤、糖水等食物里面,让孩子以这种形式把药给吃下去。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有些甚至会破坏药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影响了药效。另外,如果宝宝发现食物里竟含着微微苦味,可能会影响日后吃饭的食欲。
4、凭用药经验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有些妈妈在处理过宝宝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后,在治疗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当宝宝有咳嗽、流鼻涕、发烧等感冒等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妈妈很容易导致误诊,并延误治疗时间。
如何正确用药
1、剂量计算要合理
小儿用药量有时按年龄计算,有时根据体重计算,某些药物根据其生理特征计算,药物数量通常比年龄稍大。 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之间不仅有数量差异,而且还存在质量差异,而不仅仅是成人用药量的减少。
2、注意药物敏感性
小儿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于成人。一般来说,小儿对镇静药、抗惊厥药、呼吸及循环兴奋剂、洋地黄等的耐受量大于成人,但对吗啡非常敏感,易致中毒。故临床上规定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吗啡。
(责任编辑:黄婉雯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妇科再造丸能治月经量少吗?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县哪家医院治疗外阴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兴市治疗子宫内膜癌哪家医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经量特别少,有何药可治疗?
2024-10-27月经延迟一月才来是何原因
2024-10-27洁尔阴洗液如何用于阴道内部冲洗
2024-10-27如何选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院
2024-10-27安坤赞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热门文章
产后康复全攻略,这些关键项目不可错过
2024-10-28如何为宝宝准确测量身高
2024-10-25儿童换牙齿注意事项——护理、饮食与问题应对
2024-10-24宝宝厌食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2024-10-23探究14岁少年身高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2024-10-22一个月宝宝怎么护理?专业指南来了!
2024-10-22一岁三个月宝宝食谱全解析:营养、美味与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岁宝宝营养食谱:成长营养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