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正文

儿科常见的十大疾病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1-23 14:04:32      家庭医生在线

儿科常见的十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手足口病、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小儿哮喘、热性惊厥等。

1. 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发热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严重时可使用氨溴索祛痰止咳。同时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2.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细菌感染时常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支原体感染则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 腹泻:常见原因有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等。轻度腹泻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止泻;若为细菌感染,还需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4.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时退热,保持皮肤清洁。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治疗包括去除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6. 急性肾炎:多因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治疗包括休息、控制感染(如青霉素)、利尿消肿等。

7. 缺铁性贫血: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治疗主要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同时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8. 佝偻病:多因维生素 D 缺乏引起。患儿可有骨骼畸形、多汗、易激惹等表现。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是主要治疗方法,同时多晒太阳。

9. 小儿哮喘: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等。治疗包括使用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等。

10. 热性惊厥:多见于 6 个月至 5 岁儿童,常由发热诱发。发作时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一般热性惊厥预后良好,但若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儿童患病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孩子的护理和营养,促进康复。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