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正文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病原菌有哪些

2025-02-24 10:15:12      家庭医生在线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李斯特菌等。

1. 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强,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可导致严重的感染症状,如高热、皮肤脓疱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近年来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可能与新生儿病房广泛使用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有关。它通常毒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其耐药性问题较为突出,治疗相对棘手。

2.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移位时,可引发败血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容易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该菌可产生内毒素,引起发热、休克等全身症状,且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情况,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3.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进而侵入血液循环导致败血症。它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灭作用。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并发脑膜炎、肺炎等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威胁较大。

4. B族链球菌: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重要病原菌。早发型多在出生后一周内发病,常与母亲生殖道感染有关,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呼吸窘迫、休克等严重后果。晚发型一般在出生一周后发病,临床表现相对较隐匿,但也可引起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5. 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等途径感染新生儿。该菌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感染后可出现发热、拒食、嗜睡等症状,还可能并发脑膜炎,病死率较高。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李斯特菌等病原菌都可能引发该病。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需要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感染的发生。一旦怀疑新生儿败血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