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如何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维生素D缺乏致使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有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等,治疗方法包括急救处理、钙剂治疗、维生素D治疗等,涉及药物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D等。
1. 疾病原理: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当血钙低于一定水平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从而引发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甲状旁腺素等调节血钙平衡,但在维生素D缺乏严重时,这种调节机制失衡。
2. 临床表现:惊厥是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婴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颤动,神志不清,发作时间可短至数秒,也可长达数分钟,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手足抽搐多见于较大婴幼儿和儿童,表现为手腕屈曲,手指强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向下弯曲呈弓状。喉痉挛则是最严重的表现,可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多见于婴儿。
3. 急救处理:当出现惊厥或喉痉挛时,首要任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可立即将患儿头后仰,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
4. 钙剂治疗:尽快补充钙剂以提高血钙水平。常用药物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葡萄糖酸钙可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能迅速提高血钙浓度,缓解症状。氯化钙口服后可在肠道内解离出钙离子,增加血钙含量,但因其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不宜久服。
5. 维生素D治疗:在补充钙剂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可选用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2、维生素D3等。维生素D能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有助于提高血钙水平,改善症状。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一种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急救处理、钙剂治疗和维生素D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维生素D缺乏,如适当晒太阳、合理饮食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哺乳期妈妈饮用牛奶有哪些秘诀?
2025-03-07怀孕提前建档和按时建档有何不同效果?
2025-03-07职场女性宫颈手术后怎样快速恢复工作?
2025-03-07哺乳期如何正确食用蒜苔?
2025-03-07没怀孕验孕棒却阳性,可能有哪些健康隐
2025-03-07政策法规能否助力改善孕激素低症状?
2025-03-07意外怀孕要人流该挂哪个科室?
2025-03-07空气环境是否会影响胎头衔接?
2025-03-07
热门文章
宝宝呛奶后咳嗽该如何处理
2025-03-087个月宝宝有哪些早教方法?
2025-03-08一岁宝宝肠绞痛有哪些症状?
2025-03-0813周岁男孩子的标准身高体重是多少?
2025-03-08ppsu奶瓶能否用开水煮?
2025-03-08宝宝20天眼白还发黄是怎么回事?
2025-03-08婴儿腹胀气有哪些快速排气的方法?
2025-03-08孩子受到惊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