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育儿 > 婴儿 > 正文
疑病症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同类疾病:自闭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人格解体儿童恐怖症

孩子生病 爸爸多陪陪

2009-05-14 10:01:13  来源:健康时报    家庭医生在线

  最近女儿生病住院,我在陪护期间观察到儿童医院中陪同孩子看病的大多数是妈妈和老人,爸爸的身影一般只有在晚上下班以后才会出现,这也许是和传统的观念及制度不健全有关。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明确保护爸爸在孩子生病时陪假的权利,法律上允许父亲在这个特殊时期请假去陪护孩子。虽然不了解这些法律出台的相关背景,但是我觉得,父亲的陪伴对于生病的宝宝来说,客观上的确是有很多优势的。 

    比如,以往女儿病好以后都会变得很娇气,主要原因就是奶奶、妈妈心疼她生病,满足一些平时不可能满足的事情。女儿喜欢吃方便面和薯片,平时我们都不会给她买。生病就不同了,妈妈绝对是要什么买什么。这次我虽然也买了,但是薯片只买了一包,方便面也不是专给她买的,是大家一起吃的。即使是在病中,我还是避免了她吃独食和让她懂得分享。 

    如果像妈妈们一样在孩子生病时对他百依百顺,那么孩子病愈后还会习惯性地继续这样非分的要求,而家长不可能继续满足,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娇”和“任性”。女性是情感型的动物,而男性是理智型的动物。即使妈妈们想学着心硬一些,也很刻意,反观我的做法就是很自然的了。 

    父亲陪护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影响到孩子对待疾病的态度。孩子生病,妈妈总是会不停地问:“哪儿还不舒服啊?”“还疼不疼啊?”这一方面会强化疾病的痛苦,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者,是要被照顾的。有的孩子甚至会觉得生病很好,可以得到平时得不到的东西。在一些心理咨询的个案中,我们也会遇到“疑病症”的孩子,其实什么身体病症都没有,只是心理希望被满足。 

    然而父亲传递的信息就不是这些,通常爸爸在孩子生病时表达出的都是要坚强,要努力战胜疾病等积极因素。这和男性本身强大的一面有关,往往是在无意中流露的。甚至于父亲干脆会像平时一样,完全忽视疾病,把孩子当作正常人对待。于是孩子就不会因为自己生病而被“标签化”,更不会因为既得利益而假装生病了。(上海瑞金医院特约心理咨询师仇志鑫)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

详细>>

孩子胆小黏人爱哭闹原来都是病

身高达标、体重适当、听力视力没问题,各项体检都合格,可为什么就是不像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反应快呢?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详细>>

做孩子的“大玩伴”

详细>>

孩子兴趣培养以兴趣为前提

兴趣爱好要多方面培养比较好,等到发现宝宝的特长或兴趣点,再往深处培养。如果孩子喜欢跳舞就多跳一些,这对孩子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能力都有……详细>>

大自然孩子智力开发的导师

详细>>

  • 袁国桢

  • 张明廉

  • 徐文炜

  • 李崇勇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