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早教 > 心理 > 正文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同类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人冠状病毒感染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季节转换,父母应警惕儿童“心理感冒”

2011-10-28 18:36:02      家庭医生在线

  

季节转换,父母应警惕儿童“心理感冒”

  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候,心理科专家表示,日照和气温变化大,会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一些本来并不起眼的小事,赶上这个季节便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稳定因素。据统计,有30%的人对天气的变化有感觉,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市民在季节转换应防“心理感冒”,特别要注意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生。

  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致厌学

  “有的小朋友一到冬天,脾气就变得特别坏,与父母、老师、同学顶嘴甚至吵架,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早晨懒得起床,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可是在春、夏、秋季,他完全变得像另外一个人似的,学习进步了,脾气好多了人也勤快了。”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李艳主任说,这其实是一种儿童精神病———季节性情感障碍。

  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通常在每年的10-12月开始出现一系列抑郁症状,持续至次年的3-5月,然后自行消失或缓解。据研究,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主要是因人体的生物化学物质受光影响所致。

  专家表示,褪黑素可能与此病密切相关。当冬季日照少,夜晚逐渐变长时,血液中的褪黑素持续时间也较长,从而出现睡眠过多,人体懒洋洋,烦躁不安的症状。

  女人受影响是男人的4倍

  季节性情感障碍可以说是一种季节病,用患者的话来讲,“对于自己来说,一年分两季,到冬天时爱睡觉,不爱出门,对什么都没信心,到夏天则是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患者随着冬季的到来和日照时间的减少出现抑郁症状,当春天来临、白昼变长,他们就会逐渐走出抑郁,恢复正常的情绪和活力。

  “不仅儿童会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成人、青少年也无一幸免。”李艳说,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3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目前,大约有1100万人被诊断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为什么女性更易患此病,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她们对日照时间更加敏感的缘故。因此,医生和患者家属应注意观察其生活是否有发生变化,比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食欲增加(喜欢吃米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不爱与朋友交往等,这对指导治疗有所帮助。

  防治在于建立正常的生物钟

  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因为天气季节的变化,那么就可以做出计划,“将预期变化计入生活计划中”。

  专家建议,入冬之后,多做户外运动或者出去散步,晒晒太阳。如果阴天的话,可以在室内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室内照明保持明亮的光线。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其次,睡眠是精神障碍复发的晴雨表,如果昏昏欲睡,家属要随时注意这些早期信号,及时洞悉患者异常表现及时就医。

  如果过去有过因季节转换复发的精神疾病患者,最好在季节转换前,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强治疗,如适量增加药物用量等避免久病复发。

  自我调节方法

  (1)一旦天气反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而避免伤害人体,如“动作以避寒 、隐居以避暑”等,穿得保暖,多运动,以增加人体热量对付寒冷。

  (2)中医学将人的情志区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方面,也叫“七情” 。人一生气即会情志失调,所以,在情绪上要开朗,心胸开阔,在室内或服装上多以明亮色彩示人,这样也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

  (3)食疗、药膳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利的,大体在饮食上宜吃些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食物,如大枣、山药、白果、薏苡仁、莲子、桂圆、核桃、黑木耳、百合等等,既可补气血、保脾胃,又有营养价值。

季节转换,父母应警惕儿童“心理感冒”

  儿童性格随季“变”

  春去秋来、季节变换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人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有必要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调适。因为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儿童可能一时无法适应,严重的就会发生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


  3-8岁孩子最需要心理疏导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出现了问题,但又没达到长期心理障碍的程度。


  “死亡玩具”勾起孩子暴力倾向

  儿童对于死亡等方面的事物尚未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玩具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和荒诞意味,很可能会挑起人类天性中最原始的一部分。而每个主人公的死亡故事会让孩子们觉得周边的生活环境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以‘死亡’的形式出现的,家长们一定要对这样的玩具说‘不’……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