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早教 > 正文

孩子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家长应正确对待

2011-10-31 01:06:41      家庭医生在线

  

  有些父母常为自己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而烦恼。其实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冲突是不需要成人的干预,很快就会过去的。所以常常在幼儿园或是孩子玩耍的场所都能够看到,两个刚刚打过架的孩子很快又在一起玩,而且玩得很开心。专家认为,孩子之间的打架其实也分“七招八式”,家长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误读了孩子的心理。

  一、挑逗式:“嘿,把你帽子扔臭水沟了!”

  在幼儿园,东东抢了小敏的帽子,边跑边喊:“哦,追不着喽!我把你的帽子扔臭水沟去喽!”小敏被气得嘤嘤地哭了起来,眼看着东东把自己的帽子扔到了草堆里。

  行为翻译:快来和我一起玩吧!

  专家认为,东东的“挑逗”其实是儿童间非常常见的社交行为,是善意的,其隐含的内容实际上是想和小敏说:“快来和我一起玩吧!”如果小敏的家长能够这样理解小朋友的心理,鼓励小敏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会出现一种令人愉快的结果了。

  “一个会挑逗他人的孩子,说明他的智力发育有了飞速的成长,能够利用自我设计的游戏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进行友好交往。同时,如果其他小朋友开他的玩笑,他也能够快乐地接受,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对方的挑逗,是请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行为。”

  二、扭打式:不“打”不成交!

  有一天,邻居几个小朋友到莹莹家去玩,不一会,却互相抢起玩具来。原来,莹莹她们玩过家家,两个小朋友都想扮“妈妈”,抢着一个漂亮的帽子做道具。不过抢了一会,就自然地好了,你推我一下,我拽你一把,孩子们似乎比以前更亲密了。

  行为翻译:我想亲近你!

  专家介绍,在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并不是那么温柔的,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经常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玩当中,孩子们体验自己的力量,发现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自信心,并且发展友谊。

  专家表示,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女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还不是最突出的,通常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更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这个孩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想要亲近小朋友。

  三、攻击式:“你占了我的地盘,走开!”

  小军看着站在滑梯顶端的小强,很好奇小强在做什么,然后自己也上了滑梯。小军想先滑下去,小强觉得是自己先占了滑梯,想自己玩,小军应该等着。结果比较强壮的小强突然采取了一个最直接和最粗鲁的方法:不管不顾地推了小军一把,想把他推下去,小军吓得哭起来。

  行为翻译:孩子们不愿分享

  专家表示,进攻行为在孩子游戏过程中是很常见的,孩子将进攻行为当作一种工具或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争夺玩具甚至在争抢的过程中出手打人,这种进攻行为只是儿童思维自我中心性、不能延迟满足,并且尚未掌握语言交流的一种正常表现。孩子“不愿分享”也是原因之一。幼儿的“自我中心”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绕开的过程,但家长应该对此予以适当引导,让孩子慢慢学会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技巧。

孩子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家长应正确对待

  孩子打架怎么办?

  幼儿园里宝宝间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儿。小朋友成成在幼儿园没犯事儿,却还是被老师电话叫了家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孩子在幼儿园冲突别大惊小怪

  孩子在家里受到千般宠爱,到了幼儿园,他必须去承受集体生活的压力,最后适应集体生活,并享受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既然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头一次遭受来自集体和他人的压力,那就正好把它当作磨练孩子意志、适应社会的机会……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更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现自信、友好和平和,缺少正确的交往。而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常常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所认可。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学会社会交往。

(责任编辑:方徽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