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儿科 > 养护问题 > 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本栏目主要是针对小儿疾病预防以及日常保健等相关护理知识

摘要:制法:先将红枣,麦冬洗净,胡桃打碎三味共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15至20分钟,冷温冲蜂蜜搅均饮用。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将鸭脯肉劈成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沥干;将鸡蛋取蛋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划散,炒…… 查看全文>>

摘要: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脾的特点是喜燥恶湿。当湿邪侵犯人体后,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因此暑天养生…… 查看全文>>

摘要: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将大枣洗净切碎,每日取适量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最后将碎枣一起吃下。健脾胃,补气血,尤其适合女性养生食用。 查看全文>>

摘要: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 查看全文>>

摘要: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查看全文>>

摘要: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不睡午觉,殊不知,睡好午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夏…… 查看全文>>

摘要:石榴的抗氧化功效几乎是绿茶或红酒的数倍。你每次饮茶量远远不及吃石榴的量,经过研究更是表明石榴的多酚含量比绿茶高很多。另外,石榴除了可以养护心脏外,还有生津止渴、…… 查看全文>>

摘要: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 查看全文>>

摘要:赤豆60克,山药60克,薏米30克,莲子30克,大枣12枚,芡实30克,糯米70克,白糖、水适量。山药洗净、刨皮、切块,其他原料洗净,全部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 查看全文>>

摘要:香菇也是健脾益气的很好食物,可炒菜、做汤,包饺子等。平时消化不良的人经常吃香菇,慢慢即可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查看全文>>

摘要:制法:山药去皮,红枣洗净,栗子去皮;山药切成均匀大小的块;锅里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放入山药和红枣;煮到40分钟时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钟即…… 查看全文>>

摘要:烧热油锅,放入猪蹄、姜片爆炒,盛入砂锅内,加入黄豆和适量清水,用小火炖30分钟,加入食盐、味精、芹菜、葱和胡椒粉即可。 查看全文>>

摘要:元代医学家李杲关于山药还有“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的说法。因此,山药不仅是滋补扶正的良药,还是美容养颜的健康食品。 查看全文>>

摘要:适应症,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鸡脚含较多的胶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帮助。杜仲茶,杜仲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对于经常久坐…… 查看全文>>

摘要:因此,在气温变冷的时候,宜进食温中散寒之品祛除寒邪,给胃部温暖,可减少胃壁的肌肉收缩痉挛,常可使胃痛得到缓解。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净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净切成块,汆水捞起备用。用汤煲煮水,沸开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钟再转文火煲一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首先是把草果、党参、桂皮、陈皮、姜洗干净,然后全部装入纱布袋扎口。将鳙鱼去鳃、去鳞、去内脏,洗干净,下油锅稍煎。在锅中倒入准备好的鸡汤,加入葱、药包、盐、…… 查看全文>>

摘要:食疗方案:在保证每日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喝山药粥、大枣粥、鲫鱼汤、鲤鱼汤。 查看全文>>

摘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气血旺盛,人体才能有充足的水分,皮肤才有可能得到濡润。脾胃功能失常,津液生化不足,就像水库没有水源,皮肤自然得不到滋养…… 查看全文>>

摘要:用于脾虚久泻,或肿瘤病人放化疗引起的食少纳呆,恶心便溏。莲子20克研粉,薏苡仁10克研粉,鸡蛋2~3个兑入,酌加开水调匀,可加糖或盐,调料自定,上笼蒸成蛋羹。 查看全文>>

摘要:主治:习惯性流产,中医辨证为心脾 两虚型,症见气虚血弱,神疲乏力,胎无 所养,连连坠胎或早产,食少气短,面色 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查看全文>>

摘要:小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软烂的米粥。南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入蒸锅蒸熟,取出用勺子按压成蓉。鸡蛋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煮熟,捞出去壳,将蛋黄碾压成粉…… 查看全文>>

摘要:成分:人参。功能:补脾气,益肺气,生津安神,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自汗暴脱、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用法:既可熬汤,又可制成口服液剂。 查看全文>>

摘要:白术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中药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够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还能止汗,安胎。那么,白术的功效与作用怎么样? 查看全文>>

摘要: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查看全文>>

摘要:以春天采收的春蕉,风味最佳。欧洲人因为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香蕉含有磷、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纤维也多。其中所含的生物硷,可以振奋人体的…… 查看全文>>

摘要:鸭肉冬瓜汤:冬瓜500克,鸭肉500克,猪瘦肉100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 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 查看全文>>

摘要: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二物同煮成粥,早晚食用。具有健脾补肾、消除蛋白尿的作用。 查看全文>>

摘要: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查看全文>>

摘要:幼儿健脾的食物有哪些需要我们多食用,我们孩子的家长朋友朋友一定要多了解一下以上的健脾胃的食物,抓紧时间进行治疗,正确尽早恢复身体健康,减轻疾病带给我们的苦痛折磨…… 查看全文>>

摘要: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 查看全文>>

摘要:足三里穴位于我们的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筋间之处。按摩的具体方法是: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些。 查看全文>>

摘要: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查看全文>>

摘要:都知道保健品能健脾胃,食疗也是放心的方法之一,也有部分人会通过喝茶进行健脾胃,上面这几种是健脾胃常喝的花茶,在生活中可以加以配用喝花茶的方法健脾胃,这样就能更快…… 查看全文>>

摘要:经常按摩十大补气的穴位。这十个补气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里、膻中穴、涌泉穴、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百会穴、肺腧穴、悬钟穴。 查看全文>>

摘要:罐内加入清水(水要盖过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个小时后,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时即可。 查看全文>>

摘要:一日三餐要定时,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对于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已趋虚弱,消化能力逐渐减退,更要注意吃得适度,不吃少吃生冷、粘硬食物。 查看全文>>

摘要: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有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脾虚、水肿及失眠等证。茯苓药性平和,既能健脾渗湿,又可扶正祛邪,有补而不…… 查看全文>>

摘要:关于健脾解毒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查看全文>>

摘要:胃是需要养的,所以不能总是吃一些对胃影响的食物。说起对于养胃,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几种对胃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茶就是养胃健脾茶。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能让大家的胃得到…… 查看全文>>

摘要:宜吃低盐饮食,食盐中的钠,能增加血浆渗透压,促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均可带来不利的影响。 查看全文>>

摘要:胡萝卜350克,粳米100克。先将胡萝卜1~2根(按个人喜好定)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 查看全文>>

摘要:鲜枣:有益气、养血、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强神、壮力之功,适合脾胃虚弱、纳食不香、大便稀溏、气血不足、贫血缺血、面黄肌瘦及睡眠不安者食用,但鲜枣食入过多则起到…… 查看全文>>

摘要:麦皮100G,牛奶300G,砂糖100G,黄油5G,盐适量。麦皮煮粥(线以水浸泡约半小时)将熟时加牛奶,再煮约10分钟,加白糖,黄油,盐煮至麦皮已烂。 益气健胃…… 查看全文>>

摘要:红枣10粒,山药一段,大米1杯,冰糖、蜂蜜各适量。将红枣洗净,开水浸泡20分钟, 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2。锅置火上,放入大约4杯水…… 查看全文>>

摘要:材料:莲藕800克,红豆、莲子各50克,红枣5个,章鱼干1只,猪踭500克,陈皮1/3个,生姜3片。 查看全文>>

摘要: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四十分钟。莲藕洗净,批去皮洗净切块。将莲藕、红豆放入煮锅中,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滚,揭盖,关火,整锅倒入预先预热好的电炖锅内,盖锅盖…… 查看全文>>

摘要: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查看全文>>

频道热点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