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 BABY

家庭医生在线育儿频道出品

第六期

本期话题儿童矮小症的危害和认识误区有哪些?矮小症如何规范化诊疗?

编语: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多,据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城区103753名中小学生中的矮小症发生率为0.19%,其中病理性矮小占14.3%。根据抽样调查,广东省儿童矮小症发病率为3.3%。童话中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那么儿童矮小症的危害和认识误区有哪些?矮小症如何规范化诊疗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朱顺叶教授和李燕虹教授为您解答。

01身材矮小的危害有哪些呢?

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多,据北京协和医院1987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市城区103753名中小学生中的矮小症发生率为0.19%,其中病理性矮小占14.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朱顺叶副教授介绍,根据抽样调查,广东省儿童矮小症发病率为3.3%。童话中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幸福生也活只能发生在童话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身材矮小带来的问题却太多太多。

1、矮小症患者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与正常儿童相比,虽然他们的智商属于正常范围,但大多数有心理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会退缩等现象。上海市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矮小症患儿都存在自卑、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身材矮小而不愿上学。

2、身材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及婚姻。据全国矮小人联谊会的一份小样本调查显示,72%的矮小人患者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68%人群没有一份体面及稳定的工作,100%的矮小人遭遇到就业歧视,全国矮小人群体的平均月薪只有1500元左右,成年矮小人患者的成婚率只有15%……查看全文>>

02家长和社会却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1、营养缺乏而“进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大都以为孩子成长缓慢是因为营养缺乏,于是就想法设法大补,购买各种保健品,胎盘、燕窝、雪蛤等来补充营养,但是过度进补会导致骨龄的过快增长,使骨骼生长的潜能一点点流失,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方法。

误区2、“后长”的老观念。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突长的一个阶段,正常的孩子都会有2-3年的快速增长的时间,促使身高增长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性激素的分泌,一个是生长激素的增加,会导致身高的突增。但是有些儿童青春期的身高增长不是很明显甚至不增长,很多家长认为没关系,即使现在不长,以后还会继续长高,其实这种观点非常错误,会伤害很多人的。因为青春期身高不增长可能是由于疾病原因导致的,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就会导致身高的不增长。

误区3、对广告的增高产品的迷信。由于增高产品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很容易让一些患者走进广告的“迷雾”中。家长需要额外警惕,没有“一针就灵”的药物,很多增高产品的成分不清,潜在的危险性不明,有可能含有激素类物质,促进骨龄加速增长。另外,补充的营养素,还有可能存在缺乏促进生长的依据,对身高增长没有一点帮助。因此,作为家长要理性对待广告中的增高产品。

误区4、忽略过早发育的孩子。由于性早熟是导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忽略了过早发育的孩子。查看全文>>

03儿童矮小症如何规范诊断?

李燕虹教授指出,诊断儿童矮小症需要检查四大方面:病史、体检、生长速度、生长趋势观察及初步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

1、询问病史,需要询问患者的母亲的孕期状况、孕周、孩子出生体重、身长、分娩方式、分娩情况、喂养情况、之力等方面,还要询问是有有家族矮小史,肿瘤病史等。

2、体检应该注意儿童的身高、体重、面容、体型是否匀称、乳房外生殖器等的发育状况。

3、初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生长因子水平、骨龄、甲状腺功能、女孩还应该检查染色体。

4、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需做GH激发试验,GH>10μg/L,属于正常,5-10μg/L属于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5μg/L,属于完全生长激素缺乏;还需要做其他垂体激素水平检测,下丘脑-垂体MRI。查看全文>>

04儿童矮小症如何规范治疗?

根据详细的检查,如果确诊儿童矮小症,需要及早进行治疗。李燕虹副教授说,矮小症的治疗,除了要去除导致生长迟缓的可能原因外,还需要进行促长药物如生长激素等的干预。青春发育前期,生长激素可以促长,进行身高的追赶;青春发育后期,生长激素能够延缓骨龄增长,并促进身高增长。

关于促长药物的使用,李燕虹副教授说,儿童矮小症用药剂量和体重成正比,且年龄越早效果越好,花钱也越少。一个体重15KG的患儿治疗一年大概会花费1-2万元,一个40KG的矮小症患儿,一年则要花费3-6万元的治疗费用,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李燕虹副教授说,国内患者接受矮小治疗的时间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0-13岁。而国外生长激素缺乏症矮小患者的治疗平均时间为6岁。开始治疗的年龄偏大,生长期就短,达到遗传身高的可能性就小;而及早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这时骨骺线已经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患儿长高的可能性越大。只要治疗及时,孩子一般是可以达到遗传身高的。

最后,李燕虹副教授介绍,由于身体有追赶生长机制,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可使矮小症患者最终身高获得改善的最大效果是第一年,第二年则恢复正常生长速度,治疗一般在骨骺接近闭合时停止。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用药,切记自行停药。

李燕虹副教授衷心希望矮小儿童都能够得到急躁的诊断和治疗,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的“神奇宝贝”!查看全文>>

百度共享
姓  名:        
内  容:
验证码:

指导专家

朱顺叶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儿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儿科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性早熟、矮小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等)的诊断治疗;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的生长追赶;性发育障碍;肾上腺疾病;骨代谢异常的诊治。查看更多>>

指导专家

李燕虹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医疗特长:儿科内分泌疾病:生长发育异常(如生长迟缓,性早熟,性发育障碍等),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肥胖和糖尿病。在儿科内分泌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儿童生长迟缓的诊治。

    研究方向:儿童正常与异常生长发育的诊治、青春期内分泌学、儿童脂肪重积聚与远期代谢综合征关系、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相关调控基因分析等。查看更多>>

关爱儿童矮小症

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

    由《健康时报》社发起的“2013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邀请全国200多家主流媒体,走进全国15个地区著名医院儿童生长发育科室,与知名儿科专家面对面沟通,传播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普及矮小症规范化治疗观念。今年已经先后在北京、河北、山东、广西、云南、福建、吉林、山西、湖南、浙江、湖北举行了11期活动,第十二期传播活动于2013年12月29日在广东广州举行。查看更多>>

栏目组

策划:张琴琴

设计:曾凌科    制作:邱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