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的不同类型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因为外受巩膜、内受玻璃膜的限制,早期则沿脉络膜面扩展。在玻璃膜未被穿破之前,肿瘤呈扁平的椭圆形,隆起不高,肿瘤表面的视网膜改变不大、发展也比较缓慢。一旦玻璃膜被穿破,肿瘤因失去原有的限制,而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底大、头圆、颈细为典型蘑菇状外观。肿瘤头部可因血液回流障碍而有大量的血窦出现,并可因增长迅速,血液供应不止,而有坏死和出血发生。这时肿瘤部视网膜的隆起较高,视网膜脱离范围也可逐渐扩大,肿瘤顶端,因和视网膜粘连较为密切,故不易脱离。少数肿瘤穿破顶端的视网膜,使肿瘤裸露在玻璃体中。
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可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向前容易引起眼压增高和虹膜根部离断;向后发展则可导致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此时临床上可能仅表现为类似中心性视网膜病或视乳头炎的现象,如不扩瞳检查,常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从睫状体部向中央高度发展的肿块,则可压迫晶状体,使之发生移位或脱位。早期向外蔓延者,肿块可出现在前部球结膜下。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即可向内也可向外发展。向外发展则早期引起眼外蔓延,临床上可有眼球突出,而眼底的改变不大。向内发展则在视网膜下引起球形隆起,发展快,病程短,早期视力障碍和广泛的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类型是沿脉络膜平面发展,形成弥漫性、扁平性增殖,而不形成局限性隆起。
葡萄膜黑色素瘤:
眼内扩散及沿视神经蔓延者,比较罕见,但沿血流发生全身转移的情况,则较多见。转移最多见于肝脏,次为皮下组织和肺脏,亦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发生率和肿瘤的细胞类型有关,上皮样细胞型最高,梭形细胞型最低。如果按网状纤维为衡量标准,则网状纤维含量愈高,转移率越低;反之,网状纤维含量越低则转移率就越高。
(责任编辑:杨绮琴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30岁种牙选什么种植体
2024-11-02全瓷牙和烤瓷牙区别
2024-11-02哪些人不能做种植牙
2024-11-02韩国登腾种植牙质量怎么样
2024-11-02补一个牙齿大概多少钱一个
2024-11-02上颌7号牙拨了需要种植吗
2024-11-01假牙吸附性义齿的优缺点
2024-11-01意大利bb种植牙价格
2024-11-01
热门文章
毛孔堵塞怎么治疗?专业解析与全面攻略
2024-10-31黑脸娃娃效果有多神奇,看了才知道
2024-10-31额头上长了好多疙瘩,怎么消除才好?
2024-10-29醋能洗脸吗?探讨其护肤效果与正确使用方法
2024-10-25面膜最佳使用时机——晚间、状态与个性化选择
2024-10-25皮肤变黄,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2024-10-14海藻面膜,揭秘美肤新宠的三大好处
2024-10-10脸部整形手术全攻略:了解、选择与术后注意事项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