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生殖频道 > 女性不孕 > 不孕预防 > 正文

促排卵药物不可长使用 滥用避孕药当心卵巢疾病

2014-01-15 09:16:30      家庭医生在线

女性输卵管粘连、排卵异常、男性精液异常是不孕不育的三大主要问题。近年来,女性排卵异常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增加引起了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增多,而内分泌失调可直接排卵异常。目前,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中有近30%是排卵异常。

不孕不育近1/3排卵异常

排卵是女性有生育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是否正常可以判断排卵是否正常。龙晓林说,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月经不调来就医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本身就是看不孕不育,一检查,月经不规则,排卵异常。

林小结婚半年没怀孕而来就诊。她每次月经稀稀拉拉,下腹还有点痛。医生问诊后得知,林小姐去年初做了一次药物流产,因为没有流干净,半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清宫。随后月经就不准了,不是提前就是延后,而且也只有一点点。

“月经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排卵的状况。”主任说,“如果月经规则,90%以上排卵正常;如果月经不规则,大多数是排卵紊乱。”在所有排卵异常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月经稀发或闭经,这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异常所致。

促排卵药物不可长期使用

月经稀发、闭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排卵,因此,促排卵就成了治疗排卵异常的主要方法。龙晓林说,西医多数是采用促排卵药物或促性腺激素来诱发卵巢“加班加点”多排卵,而这种方法取得的排卵效果也不错。

据统计,服用了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80%的不孕患者会排卵,但因为有些卵子不成熟或达不到受孕要求,成功怀孕的概率只有30%-40%。而服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率80%-90%,其受孕率达50-60%。但龙晓林说,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导致卵巢过度刺激,容易患上卵巢囊肿,甚至可能引起卵巢肿瘤,尤其是促性腺激素,这种药物的适应征很难掌握,其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严重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专家提醒不孕症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并且最好是服用一个周期,停用一个周期,让卵巢有时间恢复,否则连续刺激卵巢,容易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

保证定期来一次月经

女性一生大约有400次排卵,而每一次排卵都应该来一次月经。一般来讲,当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了平衡稳定的状态,月经就会每月准时见面。但是如果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从而使得月经变得没有规律。不规则的月经可能代表着不排卵或者黄体功能不佳,这都可能会引起不孕症。

因此,专家认为,月经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女性内分泌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女性,月经从未正常规律过,有些甚至长期闭经,这些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龙晓林说,当子宫内膜越长越厚,一旦来月经,可能就是一次“大出血”,而且子宫内膜不剥脱,时间久了还有可能发生癌变。因此,专家提醒,无论是从生育还是健康的角度讲,女性的月经应该定期,一般月经周期在23-37天以内都算正常。所以,女性月经不正常,就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还要注意调节生活规律,避免情绪紧张、过度劳累。

滥用避孕药 当心卵巢疾病

目前避孕药主要分短效、长效、紧急三种,其中短效的避孕药副作用最小,而紧急避孕药的一次药量,相当于常规避孕药的八天剂量。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避孕方法,药物避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目前药房里能够买到的非处方类紧急避孕药主要有毓婷、米非司酮片、保仕婷和诺爽等。

紧急避孕药只能用于应急。有的女性,将紧急避孕药物当作常用避孕药服用,在一个月内多次重复使用。这种做法不仅会使避孕失败,还会使月经周期紊乱。因此,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药随时服用。需要强调的是,紧急避孕药物只能是偶尔使用,两次服药有所间隔,一般一年不应超过2~3次。

服紧急避孕药后性生活是不安全的。原则上,紧急避孕药仅作用于上一次无防护的性生活,对服药后的下一次性生活无避孕作用,所以,服用药物后的性生活就是不安全的。

如何服用避孕药以及服用哪种避孕药,对很多年轻女性而言仍是个盲区,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她们认为去药店买紧急避孕药更能保护隐私,却不知道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于少女而言,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产生嗜睡、呕吐、头晕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由于少女的内分泌生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滥用紧急避孕药,还会对卵巢、子宫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未婚女性而言,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可以采用安全套等副作用小的避孕方式,以避免滥用紧急避孕药所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甚至不孕的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吴洁媚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