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知识 > 肿瘤误区 > 正文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那些致癌的谣言你信吗

2013-07-19 06:03:59      家庭医生在线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可以被大量排出。研究结果显示,吸烟6小时后,或者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喝了加热过的梨汁。

对此,专家剖析梨确实有排毒功效但靠它防癌夸大其效。梨含有丰富维生素、纤维素和水分,所含的纤维素大都是木质素,属非可溶性纤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有排毒的功效,但要靠它来排泄致癌物质,显然是夸大其词。如果致癌物能通过大小便排出,那么癌症这个病早就找到很好的医治方法了。

大家都知道,梨是润肺的良品,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对咽炎、咳嗽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章医生说,其实,梨不仅仅适合在秋天多吃,在夏天多吃梨对身体也很有好处。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它可以帮助人体净化内环境,还能帮助人体储存钙质,同时还能软化血管,能促使血液将更多的钙质送到骨骼。此外,梨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苹果一样,还含有能使人体细胞和组织保持健康状态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下,喜欢无中生有,把白的说成黑的,制造一些致癌谣言,使人心生惶恐。下面让我们一一捅破生活中的致癌谣言,使它们不攻自破。

谣言一:微波炉可致癌

误解: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长期使用微波炉或者长期食用微波炉处理过的食物,会中和脑磁波,使脑退化,磁波短路,严重者可使人致癌。

真相: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

微波不但不会致癌,恰恰相反,它还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对于鱼、肉等食物来说,传统加热尤其是烧烤炸等方式容易导致肉变焦,从而产生一些致癌物。2004年发表的一篇科学综述介绍了这类致癌物的产生以及致癌性,最后指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降低这类致癌物的产生。

谣言二:戴胸罩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误解:因为一本名叫《衣装杀人》的书称,胸罩会阻碍毒性淋巴液从乳房中排出。很多读者认为戴胸罩会增加患癌的风险,提高乳腺癌的病发率。

真相:针对此说法,一些主要的医疗机构,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癌症学会,都对这一说法进行反驳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他们认为,如果不戴胸罩真的能减少患癌的机率,也只是因为她们偏瘦,肥胖是已知的致癌的危险因素。换而言之,致癌与否可能在于你的体形,与戴胸罩无关。

谣言三:除臭剂和止汗剂可致癌

误解:此种说法认为,汗毛被脱去之后,汗腺缺少了汗毛的保护,细菌容易侵入体内,于是会使人体滋生各种病症,尤其是腋窝脱毛最容易引发乳腺癌。

真相:在2002年,西雅图的费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除臭剂或止汗剂与乳腺癌没有关系。另外,尽管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苯甲酸酯存在于乳腺癌肿瘤中,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研究表明,除臭剂和止汗剂中的这些或其它的化学物会导致乳腺癌。

谣言四:避孕药可致乳腺癌

误解: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这种病在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吃避孕药可导致乳腺癌!

真相:90年代中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节育者的患癌风险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但研究人员提醒说,现在避孕药的配方已经改变——大多数含有剂量较低的可致乳癌的激素成分。该研究另表明,妇女在停用避孕药后,患癌的风险反而恢复到十年前。一些研究显示,患癌的风险可能取决于生活的种族或年龄段(非洲裔美国人和45岁后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的患癌风险稍高),但也有研究表明,避孕药与乳腺癌毫无关联。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