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早期诊断方法介绍
大肠癌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所以患上大肠癌就要及时的治疗这种疾病,那么,大肠癌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大肠癌早期诊断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大便隐血试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方法。如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胃溃疡、大肠癌、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
二、乙状结肠检查有条件者从50岁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检查一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约75%~80%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可藉乙状结肠镜予以确诊。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同时能采集活组织标本,还可通过电灼摘除腺瘤等癌前期病变。
三、直肠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在直肠癌中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检查一次,尤其出现便血、便频、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异常者,均应做直肠指检。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
四、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结肠癌的最佳方法。近来逐渐采用放大电子内镜和超声结肠镜。放大电子内镜可借镜头上附着的放大图像装置清楚地观察腺管开口的形态。超声结肠镜具有普通大肠镜和超声功能,仪器尖端配有转换装置,能旋转360°观察结肠,它不仅可清晰地显示肿瘤侵犯的层次,同时还可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提醒: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方法?
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和复发性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
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此外,CT对复发性应用放疗可提供正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此药用于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使用时注
2024-10-24宫颈癌疫苗是否有接种
2024-10-24乳腺癌术后 3 年应注意哪些事项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术后能否继续服用原有药物
2024-10-24小金片对皮下脂肪瘤有治疗作用吗
2024-10-24补佳乐和黄体酮对乳腺结节等有何影响?
2024-10-24胃癌术后感觉恶心,服用枢丹有效吗?
2024-10-24平消胶囊对抑制肿瘤生长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