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疾病 > 宫颈癌 > 正文

防妊娠合并子宫颈癌 远离致病因素很关键

2014-03-05 01:10:39      家庭医生在线

王女士今年32岁,半年前有了身孕,可最近因出现产前出血症状而去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诊王女士患上了宫颈癌。王女士该如何进行治疗?她的小宝宝还能要吗?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以原位癌或早期宫颈癌为多。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其中2/3以上宫颈是光滑的。有的病人因先兆流产或产前出血来就诊,医生通过阴道涂片及活体检查方可确定诊断。故有妊娠后阴道出血的妇女不应躲避医生做常规窥器检查宫颈,以免延误诊断。但妊娠时由于受雌激素影响,宫颈细胞增生活跃,可产生类似原位癌病变,应仔细区别。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

1、初次性生活时间及性伴侣数目 初次性生活过早及多个性伴侣(性生活紊乱)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初次性交年龄在16岁者,其发病相对危险性为20岁以上者的2倍;宫颈癌患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性伴侣且患病的危险性直接与性伴侣数呈正相关。

2、性卫生及分娩次数 经期及产褥期卫生不良者与对照组间的相对危险度(RR)为2.27;阴道分娩次数≥4次者较≤1次者发病危险性增加2倍。

3、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主要危险因素。已证实HPV中有20余种亚型与女性生殖道病变相关,其中高危型(HPV16、18、31、33等)主要导致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宫颈癌发生;宫颈鳞癌中以HPV16检出率最高,腺癌以HPV18型最常见。HPV16/18型感染者病变进展危险性增高。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巨细胞病毒、衣原体等感染与宫颈癌有较强的相关性,随感染种类增加,宫颈癌发病危险性增高。

根据病因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卫生教育:有针对性地宣传宫颈癌的危害性,提高妇女对宫颈癌患病病因及预后等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

2、宣传避免性生活紊乱。

3、宣传晚婚:第一次性生活的年龄比第一次结婚年龄更重要。初次性交年龄在18 岁以下,宫颈癌的发病率较18 岁以上者高4 倍。

4、宣传计划生育:多次妊娠分娩,对子宫颈的刺激或损伤,致使宫颈上皮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可发展为癌。我国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大力宣传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是适合宫颈癌预防的。

5、宣传注意经期及性生活的卫生。

6、切除过长、过紧的男性阴茎包皮,避免发生包皮垢,有研究表明包皮垢也是致癌物质。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