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痛警惕乳腺病 盘点乳腺癌发病常见症状
乳腺癌发病有哪些症状?同侧的乳腺与同侧的腋窝很近,乳腺的血液供应、淋巴液回流、神经分布,都与腋窝密切相关。比如患急性乳腺炎后,炎症往往经乳腺的淋巴管传播到同侧的腋下淋巴结,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并且疼痛。而乳腺增生等疾病,由于腺体周期性的充血水肿等变化,引起乳腺阵发性疼痛不适。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乳腺癌发病的症状。
乳腺癌发病有哪些症状?
乳腺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最初的转移往往就是通过淋巴管首先转移到同侧腋下淋巴结的。而且有时乳腺的原发肿瘤很小,在乳腺上还摸不到肿块时,腋下的淋巴已经发生了肿大和疼痛,患者常以腋下疼痛为主诉而就诊,使医生及早发现了乳腺癌。医生在作乳腺癌根治手术时,不管腋下淋巴结有无症状,也要完全清除干净,消除后患。所以,人到中年后,自己要常摸摸自己的腋窝,如有疼痛或淋巴结肿大时,要及早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这也是自查乳腺癌的简易方法。
那么,乳腺癌发病还有哪些症状呢?
第一、疼痛:
少数乳腺癌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隐痛、针刺样痛、有的在患侧上臂和肩部出现牵拉样痛,或沉重不适感。
第二、乳房内结节或肿块:
大多数首先发现乳房内小结节或肿块,约占就诊总数的80%以上。当成年女性一旦发现乳房肿块或小结节,应重视明确其性质、肯定诊断。必要时随诊观察。乳内肿块多数发生在乳腺的上方、乳腺的内下方发病最少,多数是一个肿块。多呈不规则的球形块,边界不清楚。
第三、乳头改变、回缩:
乳腺发育不良或产后未曾哺乳的妇女,乳头可以深陷,但可用手指牵出,无固定现象。当癌瘤位于乳晕下方及其附近,侵及乳头大导管,便逐渐加重其回缩和固定。
第四、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有乳头溢液约占5%以上,溢液性质可为乳汁样、水样液、浆液性、血液性、血脓性,这些都是癌瘤局部不同情况的反应。
第五、皮肤改变:
乳腺癌位置较浅,侵犯较大时,在癌瘤表面皮肤可出现“桔皮样改变”这一特征性的乳腺癌的症状。到晚期在癌瘤周围皮肤可出现小的癌灶,皮肤可破溃。等等这些都是关于乳腺癌病发后的症状的介绍。
延伸阅读: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有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哺乳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
高脂肪饮食,肥胖。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两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宁果容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此药用于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使用时注
2024-10-24宫颈癌疫苗是否有接种
2024-10-24乳腺癌术后 3 年应注意哪些事项
2024-10-24早期肺腺癌手术后能否继续服用原有药物
2024-10-24小金片对皮下脂肪瘤有治疗作用吗
2024-10-24补佳乐和黄体酮对乳腺结节等有何影响?
2024-10-24胃癌术后感觉恶心,服用枢丹有效吗?
2024-10-24平消胶囊对抑制肿瘤生长是否有作用?
2024-10-24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