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疾病 > 肠癌 > 正文

直肠癌易被误认为痔疮 直肠癌防治多吃“产气”食物

2015-01-14 09:08:31      家庭医生在线

如今人们的生活比过去好了许多,一般都活得比较安逸,但是身体却没有以前健康了,反而受到了各式各样疾病的困扰,而直肠癌也是其中之一,那么,直肠癌有哪些种类呢?

直肠癌能够分成很多不同的种类,一般根据形状和位置来划分。大体分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肿块型:亦称髓样癌、菜花型癌。向腔内生长,向周围浸润少,预后较好。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早期可有溃疡,易出血,此型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浸润型:亦称硬癌或狭窄型癌,沿肠壁浸润,使肠腔狭窄,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以上这些是直肠癌的大体分型,如果从组织学上来进行分类的话,主要有:腺癌和腺鳞癌。腺癌: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包括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分化程度逐渐降低,预后亦愈差。腺鳞癌:分化程度多为中度至低度,主要见于直肠下段和肛管,较少见。

患肠癌易被误认为痔疮

“结直肠癌和痔疮症状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大便带血,但如果能掌握两者一些基本特征,还是能够区别清楚的。”刘军说。

首先,结直肠癌的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如果肿瘤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就越低。结直肠癌约80%有便血。但痔疮便血常见的是鲜红的血,不与粪便相混而是附于粪块表面。也可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除此以外,痔疮不会引起排便困难,尤其是大便变细,即使是痔核脱出,也只表现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解大便,一旦水肿及炎症消退后,立即恢复正常。而结直肠癌的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变细,伴有腹部膨胀,阵发性腹痛,有时甚至可感到肠子的叫鸣音,症状一旦出现,一般不会自行缓解,且常呈进行性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患者体内的肿块往往不会缩小,只会逐渐长大,呈菜花样,淡红色,触之易出血;而痔疮水肿所出现的肿块往往是光滑的,呈暗红色或暗紫色,触之不易出血。最后,结直肠癌晚期有时会因为肿瘤侵犯了周围组织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侵犯了膀胱,可引起尿频,骶前神经被侵犯后会出现剧烈持续的疼痛,如移到肝脏,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并有贫血等现象,而痔疮就不会有这些表现。

3类人 应定期检查

1、出现大便出血症状的患者应警惕

结直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

对于长期不明原因的便血、贫血,或是排便习惯改变(长期慢性腹泻或便秘),以及腹部有肿块等人群,最好到医院做电子肛门镜或无痛肠镜查个清楚,很多病人误以为便血都是痔疮,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2、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通过遗传学检查,筛查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3、有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

息肉就是肠壁上生长的凸向肠腔的增生物。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样的息肉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防止病变成为大肠癌。专家表示,大肠长息肉是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结直肠癌在早期阶段也很少有症状,很多患者检查的时候拒绝肠镜检查,而等到有症状再来医院检查大多已经到了中晚期。

直肠癌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选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如粗粮、蔬菜、水果等。粗纤维可增加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

2、多吃产气的食物

如豆类、薯类、马铃薯、萝卜、洋葱、豆芽、韭菜等食物,可刺激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促进排便。

3、多选用润肠通便的食物

如蜂蜜、芝麻、核桃、酸牛奶、洋粉等食物,使粪便变软,便于排泄。

4、选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如谷类、豆类、花生、坚果、瘦肉、内脏等食物,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5、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

不仅有润肠的作用,还可以分解产生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

6、每天要有充分的饮水量

至少8-10杯,晨起饮一杯淡盐水或冷开水,能刺激肠蠕动增加,起到软化粪便的作用。

7、忌用强烈调味品及饮料

如辣椒、芥末、胡椒、浓茶,咖啡等食品。

病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要小看便秘,有的时候是会迷惑人的。家中的老年人,他们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孩子,有了不舒服自己扛着,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来讲,有便秘的老年朋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看,如果不是肿瘤更好,万一得了癌症不可怕,对肠癌,早发现治疗效果会很好。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