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和弱女子患癌几率大? 癌症高危人群列举
“硬汉”和“弱女子”都是癌症高发人群。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特别“阴柔”的女性与过于“阳刚”的男性,相较于其他的同龄人来说,患癌风险更高。这是因为,阴柔的女孩更好安静,容易运动不足,导致体弱多病;与此相对,阳刚的男孩吸烟、酗酒的劣习较多,进而增加患癌几率。
研究人员分析了9435名青少年的数据,了解了青少年的自我形容和童年时的兴趣爱好,并通过超过15年的追踪寻访后发现,那些感觉自己非常男人的男孩,吸烟喝酒的可能性更大,超过80%的男孩认为抽烟很有“男人”味,55%的男孩觉得抽雪茄感觉很阳刚;而大多数女孩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女孩,安静是很好的选择。
发表在《青少年健康期刊》的这项研究,首次根据性别表现去看待青少年的患癌风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和行为科学部的副教授兼资深作者布琳·奥斯汀认为,这可以从性格和行为上进一步筛查出癌症的高发人群。
除了,这些人群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外,还有哪些人群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呢?
据介绍,这些容易患癌症的人群主要有五类:
老年人群。多数肿瘤发病高峰在50岁以后,肿瘤风险发病也随年龄增加而增大,65岁的老年人患肿瘤的几率是25岁年轻人的50多倍。
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一方面指职业病引发的肿瘤,如放射线工作者、铀矿及反应堆工作人员、石棉工人、印染厂工人等。另一方面包括长期接触苯及其 衍生物的人,长期染发的人,长期进食熏、烧烤、腌制食物的人,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者,长期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感染特殊病毒等人群。
遗传因素造成的高危人群。癌症病人的后代患病风险高出一般人群,即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患肿瘤的机会要高。因此,对伴有明显癌症家族史的人来说,应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乃至摆脱环境致癌物的影响,参加定期防癌普查。
治疗后的肿瘤患者。肿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有重复癌,而且肿瘤患者身上还可能存在许多癌前病变,不断恶变出新的病灶。另外,肿瘤患者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也会引发患者的第二肿瘤,因此,肿瘤患者治疗后必须定期复查随诊,以便早期发现新的病灶或第二肿瘤。
有癌前病变的患者。肿瘤发病之前可能发生某种良性疾病,最终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演变为肿瘤。专家提醒,如果体检发现有癌前病变,应提早治疗,及时制止癌前病变的发展。
那么,各类癌种的高危人群是怎么样的呢?
1、鼻咽癌高危人群:30~50岁的中青年男性,工作、生活于南方地区;
2、肝癌高危人群:生活、工作于东南地区的40~50岁的中青年男性,且有饮酒嗜好、饮食不洁、患有慢性肝病者;
3、直肠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脂肪饮食习惯,并患慢性肠病的人;
4、胃癌高危人群:40~60岁的中年男性,有吸烟嗜好、饮食不洁、慢性胃病者;
5、乳腺癌高危人群:40~60岁中年女性,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有肿瘤家族史者;
6、子宫颈癌高危人群:44~55岁的中年女性,生活于山区或农村,并有肿瘤家族史者;
7、肺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并有吸烟史者;
8、食管癌高危人群:60~70岁的老年男性,在北方地区或农村生活并有吸烟史、饮食习惯不良、肿瘤家族史者;
9、皮肤癌高危人群:50~60岁的中老年男性,工作、生活于内地山区或沿海地区,特别是从事露天作业者;
10、白血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长期接触放射线者,可能是慢性白血病高危人群;而有白血病家族史的青少年,则是急性白血病高危人群;
11、口腔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酗酒及长期吸烟习惯,口腔卫生不良,或长期患龋齿及义齿假牙咬对位不佳者;
12、膀胱癌高危人群:50~60岁之间,长期接触苯胺、联苯胺、合成橡胶的男性;
13、阴茎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个人卫生条件较差,包皮过长者;
14、子宫体癌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未婚、未分娩或产次较少者。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肺部良性肿瘤是怎样的一种病
2024-10-24小脑视网膜血管瘤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10-24服用胸腺肽肠溶片 5 天后发现怀孕有
2024-10-24骶骨脊索瘤手术后的情况如何
2024-10-24腿抽筋服用吡贝地尔缓释片效果怎样,且
2024-10-24益安回生口服液的效果如何
2024-10-24去年五月做宫颈癌手术能否吃奥福星
2024-10-24月经期服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有无影响
2024-10-24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