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知识 > 肿瘤预防 > 正文

不吃肉也易导致肠癌?其实9成肠癌可预防

2015-09-02 09:02:46      家庭医生在线

结直肠癌通常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断攀升。根据2012年公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结直肠癌国内发病率约为29.44/10万,死亡率为14.23/10万,部分发达城市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饮食结构的西方化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进一步升高。

每天一顿肉发病率增3倍

与其他癌症相比,结直肠癌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其中肉吃多了特别容易得肠癌。专家介绍说,一个针对2000名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情况分析发现,每天至少吃一顿红肉者比不吃红肉者的肠癌发病率高大约3倍。

这是因为,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其可增加大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对肠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并改变大肠内菌群,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而致大肠癌。“因此一般都提倡少吃红肉,多吃白肉(如鸡肉或鱼肉)。”专家表示。

不吃肉同样也会得肠癌

肉吃多了不可取,如果因为害怕得肠癌而不吃肉,则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也不行。所以,“并不是吃肉越少,肠癌的发病率越低。”专家说道,国外一项对373名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进行脂肪限制研究发现,将脂肪供热限制在18%~22%之间的人,其4年后结直肠癌的复发率不但不降低而且有增高的趋势,脂肪供热比例在23.8%~26.4%其复发率最低,尽管要限制脂肪的摄入,但是过度限制脂肪同样可能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常吃快餐当心直肠癌

快餐食品包括汉堡、炸鸡、牛肉饼、炸薯条、碳酸饮料等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少纤维素而着称,容易吸收而很少残渣,在西方倍受大众青睐。又因其方便快捷而得到上班族喜爱。但高脂肪膳食促使肝胆汁分泌增多,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胆酸,而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是促癌物质,日久刺激便形成直肠癌。因此,如果有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又缺乏运动,那么直肠癌很容易找上门。

直肠癌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由于人们长期不重视自己的生活健康,最终导致了直肠癌的发生,在直肠癌发生初期一般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在术后采用化疗或中医治疗直肠癌来进行辅助治疗,通过中药也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直肠癌病情发展,缓解直肠癌症状,能够更好的提高直肠癌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9成肠癌可预防

好在,直肠癌属于“生活方式癌”,也是少有的几个可预防性恶性肿瘤之一。专家介绍,目前已经明确饮食因素是影响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高糖和低纤维素饮食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90%的大肠癌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加以预防和控制。

预防肠癌,还是强调合理饮食,少食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在控制脂肪摄入量的同时,粮食也不宜过于精细。另外,每日坚持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经常坐着工作的人,要增加活动量。

另外,早期发现大肠癌主要依赖于合理的筛查,而不是等出现症状后再进行检查。大便隐血检查仍然是简便廉价的检查手段,如果出现隐血阳性等,建议进一步通过肠镜检查。建议,40岁以后,每年应该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查,若阳性,每3-5年做一次肠镜,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