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护理 > 肿瘤饮食 > 正文

儿童多吃鸡肉可远离肠癌 饮食重口味警惕大肠癌

2016-03-19 08:11:05      家庭医生在线

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国外新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常吃鸡肉,长大后患肠癌的可能性比较小。科学家发现家禽类肉降低青少年患肠肿瘤约20%的风险,减少直肠癌高达50%的风险。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做了这项研究,研究表明鸡肉似乎降低了患腺瘤的风险,腺瘤恶性发展就是早期直肠癌的前兆。

多吃鸡肉可远离肠癌

儿童多食用鸡肉的饮食方式减少患肠癌的风险。这项研究是第一个关于青少年食用肉类与减少肠道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英国每年超过40000的人被诊断为肠道癌症。该病死亡率极高,大约每年死亡人数达到16000人,因为很多患者忽视早期症状的预警信号,一旦发展为癌症只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才能控制病情。

高脂和红肉(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的饮食方式,以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科学家发现食用家禽类的肉,减少了青少年肠肿瘤约20%的风险,减少直肠癌高达50%的风险在这项研究的开始阶段,记录所有女性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饮食习惯的详细情况。然后,监视观察十年后有多少人经诊断患有腺瘤。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吃鸡肉最多的女性,患癌症早期症状的可能性最小。不过,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吃红肉最多的比那些吃红肉最少的女性易于患上腺瘤,而吃鱼似乎未起到防护作用的效果。虽然这项研究仅局限于女性,但是研究结果对男女同样都适用。

“重口味”成大肠癌高发病因:

“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是主因

专家分析说,肠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专家表示,“再加上都市人的运动量减少,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肿瘤的发生都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运动量少还会导致肠的蠕动比较慢,存储的宿便比较多,增加患癌几率。

夜生活频繁,三餐无规律也是诱因

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吃隔夜饭也是成因

“吃得太好容易得肠癌,而吃得太单一也会出问题。”专家介绍道,有老两口,老爷子76岁,被查出直肠癌,没过多久,老伴儿也因为直肠癌住进了医院。而老两口平时很注意饮食,荤腥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怎么还会得肠癌呢?“夫妻俩每天都吃很固定的几样食物,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改变过,虽然蔬菜吃得多,但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又习惯了节俭,吃隔夜饭菜等,都是患肠癌的诱因。”

预防大肠癌三注意

(1)改进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 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 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