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治疗 > 放射治疗 > 正文

大便带血警惕致命大肠癌

2016-10-21 12:14:45      

吃出来的大肠癌

很多癌症防治都强调要警惕“病从口入”,像肝癌、胃癌等,追究起生活中的高危因素,都离不开喝酒、吸烟、饮食不节制。大肠癌完全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就是和饮食结构有关,比如说过去相对比较穷的时候,吃得比较多的是蔬菜,很少吃蛋白质、鱼、肉,那时候大肠癌的发病率很低,但是这些年来居民生活水平好了,吃得也好了,结果吃出来的毛病就增加了,所以这些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多,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吃了太多的高糖、高蛋白、高脂肪,蔬菜大量减少。

长期进食精制糖含量高的膳食易患大肠癌。“精制含糖量高的膳食有精白米、精面粉和精制的糖,所有含淀粉的食物在食用前几乎都要进行加工式烹饪。精制糖高的膳食和食物在人的肠道内通过缓慢,粪便中的总胆汁及胆酸排出也较慢。而进食过多蔗糖可能影响血糖和甘油三脂的水平,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促进增生或癌变。”柯玮介绍,此外,饮食中缺乏维生素能诱发大肠癌,比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D、叶酸和蛋氨酸等。膳食中缺乏矿物质也能诱发大肠癌。据介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缺硒易患消化道癌症,而且大肠癌患者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钙摄入量增加可使大肠癌发病的危险降低。

便血是大肠癌早期最重要信号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如果能对可疑病例之症状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危险信号,则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打下良好的基础。痔疮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中国有句俗话说“十男九痔”,意思是说十个男性中有九个患有痔疮。这是一种夸张的讲法,而现实生活中,患有痔疮的不光是男性,不少女性也同样患有痔疮。有的患者出现痔疮时,吃点消炎药,用盐水或PP粉坐浴,或是到医院静滴一些消炎止血药物,症状多能缓解,于是有些患者就不再注意。然而就是在这些简单的重复中,很多人因为不及时就诊,或不愿让医生检查,而使大肠癌这一隐形杀手漏网了。

便血。从临床上接触的病例来看,80%的大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所以,便血是大肠癌早期最重要一个信号。可惜的是,许多人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觉得便血不过是因为大便干燥所致,或者索性就把它当作痔疮来治,结果最后耽误了治疗。 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出现便次增多、腹泻、里急后重、便不净感等。

大便性状改变。变扁、变细或不规则,另外大便中带有脓血、黏液或暗红色大便。

不明原因的贫血。有不少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去血液科却查不出任何病因,一直当做缺铁性贫血治疗,其实这也可能是大肠癌的信号。

此外,根据大肠癌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右半结肠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包括消瘦、贫血、右侧腹部不适等。而左半结肠主要以梗阻症状多见:包括腹痛、腹胀、偶尔会触及到肿物。

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仔细留意自己的大便,一旦发现有异常,并且持续超过1周,必须及时就医,到医院做大便潜血和肛门指诊等检查,明确诊断。

大肠癌早期时发现可治愈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而且,万一不幸患上大肠癌,早期病例无淋巴结转移者,治愈的希望最大,“早期患者,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大多数死亡的大肠癌患者,不是死于病症本身而是死于对大肠癌的一无所知。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容易误诊,更容易被忽视,那么,如何去判断是否患了大肠癌呢?据介绍,可观察大便及出血颜色。大肠癌与痔疮患者都会出现便血,但便血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痔疮便血颜色为鲜红色,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数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而大肠癌便血的颜色较暗,多是混在大便里面,到肠癌的晚期,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每天数次大便伴粘液、血便、肛门下坠的感觉,有时直肠息肉极易被误诊为痔疮。

而大肠癌的检查方法有经肛门手指检查和电子结肠镜检查两种方法。“大部分的痔疮与大肠癌都是发生在手指可触摸的部位,所以经肛门手指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直肠癌的方法。”如果手指能触到肠内有菜花状的肿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就要高度怀疑是肠癌。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脓液的,也是肠癌的特征性表现。

肠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全部结肠,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肠癌的发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是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多数大肠癌是由癌前期病变——息肉发展而来的,而息肉可以通过肠镜及时摘除,从而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大肠癌的目的。

高大肥胖男性为危险人群

根据调查,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而西方国家则为60-70岁,相比之下我国发病年龄平均年轻了10岁。容易得大肠癌的人群包括肥胖、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成年人身材高大可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男性身材高于185CM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大于身材低于165CM的男性,女性身材高于168CM危险性大于身材较矮的女性。”而且肥胖可增加结肠癌的危险性,“肥胖的男性人群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两倍,而体形较胖的女性罹患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此外,体力活动少的人也易患大肠癌,“体力活动少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可能有三种:一是体力活动少不刺激结肠蠕动,从而增加食物因素、内源性分泌胆酸及致癌物质在结肠中滞留时间;二是体力活动少可降低机制内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的水平和功能,不利于杀灭体内癌细胞;三是体重指数较高者参与较强的体力活动少,不利于维持体内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内环境(胰岛素、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较低)而有利于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对此,建议以上人群高度重视预防大肠癌的发病,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体检。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