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治疗 > 化学治疗 > 正文

食管癌化疗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2016-10-25 12:08:32      

化疗与手术、放疗、生物治疗等多学科疗法合理联合应用是目前食管癌治疗研究方面的一大难题。多学科联合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或转移、提高长期生存率以及为患者创造治愈的机会。有关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多,但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的诸多因素,使临床研究的难度大大增加,大多数研究尚处于相当粗浅的阶段,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或可重复性较差。

例如,术前化疗有益于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观点已为多数人所接受,但也有报道术前化疗与否对术后长期生存率无改善,认为术前化疗无益。从临床和实验研究总的结果来看,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其可靠的理论依据,其潜在的临床研究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因此,系统地、有效地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至关重要,深入研究探讨多学科合理联合应用的模式,则是今后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所面临的一项十分庞大而艰巨的科研任务。

医学研究的进展已清楚地表明,食管癌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目前新采用的食管动脉灌注化疗,虽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仍需通过进一步临床验证才能作出确切评价,而且该疗法对食管以外的全身脏器和淋巴系统存在的癌灶的杀伤效应显然不如全身联合化疗强;另外,该疗法的脊髓损伤毒性一直困绕着临床,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该疗法在食管癌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有待于今后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价。

生物疗法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研究报道甚少。从理论上讲,生物免疫疗法对术后、化疗后及放疗后等有损伤性副作用疗法治疗后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减少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有益。生物疗法中的生物导向疗法与化疗联合应用,有可能成为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新的途径。

目前食管癌的联合化疗方案的设计多是根据化疗药物作用机制和毒性反应不同的特点,结合临床研究取得的经验,参考体外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等方面来设计,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也常常出现体外试验结果与临床应用结果不一致,这为临床筛选出疗效较好的化疗方案增加了相当的难度。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来指导临床联合化疗用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根据某种科学方法能够实现食管癌联合化疗进入到真正的个体化方案设计阶段,将有希望使食管癌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首先,食管癌对目前的化疗药物多为中度或低度敏感,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选择性不强,加之食管癌多数为分化程度差异较大的鳞癌细胞,以及抗药性存在等因素,使食管癌化疗效果较难提高。加强新药开发研究,筛选出对食管癌选择性强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有助于提高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的疗效。

近年来新药研究中最受重视的是紫杉醇。美国学者Ajani等1994年的紫杉醇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已显示单药对食管癌的疗效达到32%。目前各国学者正在对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中国的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目前正在进行紫杉醇与5-Fu、LV、DDP、ADM等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已显示几种组合方案的疗效均在60%以上,其确切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后再作出评价。

虽然近20年来食管癌的化疗研究进展较快,使以前普遍认为化疗对食管癌无明显疗效的状况已大为改观,但是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食管癌化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