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疾病 > 肺癌 > 正文

肺癌疫苗的研究现状

2016-11-01 15:17:00      

肿瘤疫苗通过激发特异性免疫功能来攻击肿瘤细胞,克服肿瘤产物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免疫原性,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消灭肿瘤。肺癌疫苗作为一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近年来成为肺癌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许多蛋白、多肽、载体疫苗和微载体疫苗已进入临床前期或临床研究阶段。根据疫苗的来源不同,肿瘤疫苗可分活疫苗、灭活疫苗、修饰或改变的瘤细胞及亚细胞成分疫苗四种。根据疫苗作用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特异性肿瘤疫苗和通用肿瘤疫苗。

目前临床应用的肺癌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肿瘤细胞型疫苗

肿瘤细胞型疫苗来源于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或其粗提取物,但其存在免疫原性弱、有致瘤性等缺点。降低、消除肿瘤细胞致瘤性、尽量保存其抗原性是研究的重点。冻干水化型脂质体可作为佐剂,协助抗原活化淋巴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将肿瘤细胞与激活b细胞融合,可有效诱发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融合,既能提供有效的抗原,又能获得t细胞活化所需的共刺激信号,可更有效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均显示,其抗肿瘤效应显著。

抗肿瘤抗原型疫苗

将特异性抗原注入肿瘤部位,诱导抗体或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的产生,攻击肿瘤细胞。

⑴增强taa 

抗原递呈功能的缺陷及共刺激信号分子的缺失是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主要原因。cd28-b7是最主要的共刺激信号系统之一,不表达cd28-b7的肿瘤细胞可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选择性打开cd28-b7共刺激信号通路的肿瘤疫苗,使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效应具有扩展性和靶向性。

⑵转基因疫苗

 导入某些细胞因子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可刺激免疫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提高抗瘤能力,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