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精准治疗先要全面诊断 全基因检测可为治疗提供参考
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广大群众的头号健康杀手。尤其在近些年来受空气污染影响,我国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那么患了肺癌是不是就没得治了?最新的靶向治疗是不是就是肺癌的克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叶升教授表示,肺癌在治疗前的分子病理诊断和分期非常重要,不同的肺癌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案,这些分期和分子病理诊断将为具体方案提供参考。
肺癌治疗要先做全面的诊断
肺癌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做全面的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分子诊断以及分期诊断等。病理诊断可明确肺癌的类型。不同的病理类型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分子诊断可以明确有无驱动基因的突变,或者其它基因异常。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毒性比化疗药小,疗效更好。
肺癌的分期检查包含了胸部CT、上腹部CT、骨扫描、脑的磁共振等等。根据这些检查,可判断病人癌细胞有没有转移,转移到哪些部位。有了分期诊断,有了病理诊断,才能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选择驱动基因检查还是全基因检查?
肺癌治疗已迈向精准治疗时代。一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治疗前建议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有驱动基因检测和全基因检测,患者该如何选择?叶升教授表示,对于确诊一个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推荐做已知的驱动基因检测。全基因检测不常规推荐。
“但是如果病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可以选择做全基因检测。全基因检测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少见基因,或一些非驱动基因的突变。这些也许会给治疗带来一些参考。”
肺癌综合治疗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在非小细胞肺癌里面,又可以进行组织学分类,分成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等。
叶升教授表示,小细胞肺癌现在被认为是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一类的肿瘤以化疗和放疗为主。但是I期的小细胞肺癌,也可以考虑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巩固。
叶升教授指出,小细胞肺癌治疗要考虑到预防脑放疗的问题。术后、或者化放疗效果很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行全脑的预防性放疗。因为小细胞肺癌很容易转移到脑部。
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分子病理诊断结合起来考虑。不管是传统的化疗药物选择,还是现在流行的分子靶向药物选择,都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基因状态选择。因为腺癌和鳞癌,药物治疗选择的方案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驱动基因需要选择不同的靶向药物。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会直接遗传?哪些症状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
2024-10-22常见的肿瘤检测标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发群体?
2024-10-22脑肿瘤良性术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宫颈癌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如何处理
2024-10-22宫颈癌常见症状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遗传的可能性?
2024-10-22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