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知识 > 肿瘤筛查 > 正文

膀胱癌诊断要做哪些检查?膀胱癌有何早期症状

2016-12-06 10:21:19      家庭医生在线

膀胱癌是指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最常见的过度生长位于膀胱腔内,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人体内,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例如你的脸颊内侧,胃,肠子,胆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每个脏器都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

膀胱癌的诊断手段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尿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脏器(如肝脏等)。经直肠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和前列腺较清楚。经尿道超声应用不太广泛,需麻醉,但影像清晰,分期准确性较高。国外报道经尿道超声判定肿瘤分期并与病理分期相比,结果显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准确率为94%-100%,肌层浸润性肿瘤准确率为63%-96.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可显示肿瘤基底部血流信号,但膀胱肿瘤血流征象对术前肿瘤分期、分级帮助不大。总之,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

2、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统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一直被视为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检查,本检查可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价尿路情况,对于膀胱癌患者主要是了解并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但初步诊断时此项检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质疑,理由是其获得的重要信息量较少。

3、CT检查

传统CT(平扫+增强扫描)对诊断膀胱肿瘤有一定价值,可发现较大肿瘤,还可与血块鉴别。尽管螺旋CT分辨率大大提高,但较小肿瘤(如《;5mm)和原位癌仍不易被发现,不能了解输尿管情况,分期准确性不高,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是转移还是炎症,不能准确区分肿瘤是局限于膀胱还是侵犯到膀胱外,而且既往有肿瘤切除史者可因局部炎症反应所致的假象而造成分期过高。因此,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实质性(无蒂)、有浸润到肌层的可能或了解肝脏有无病变时可进行CT检查。

4、MRI检查

传统MRI对膀胱癌检查并无明显优越之处。MRI检查可了解扩散至邻近脂肪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情况,甚至可评价除前列腺以外的邻近器官受侵犯情况。因此,有助于肿瘤分期。动态MRI在显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以及肌层侵犯程度方面准确性高于CT或非增强MRI。

在分期方面,应用增强剂进行MRI检查进行分期,可区分非肌层浸润性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以及浸润深度,也可发现正常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征象。应用铁剂作为增强剂可鉴别淋巴结有无转移。在检测有无骨转移时MRI敏感性远高于CT,甚至高于核素骨扫描。

5、骨扫描

一般不做常规使用。只在浸润性肿瘤患者出现骨痛,怀疑有骨转移时使用。

膀胱癌的早期症状

1、最常见的膀胱癌的症状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肉眼可以看到的血尿,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几乎每个膀胱癌病人都会出现,约85%的膀胱癌病人因此而就诊。血尿又分两种,一是肉眼血尿,二是显微血尿。肉眼血尿是指眼睛可直视的带血色的尿,显微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尿在有红细胞。膀胱癌血尿多为无痛性和间歇性,多数是全程血尿,少数是终末血尿,伴尿频、尿急的血尿则较少见,这也是膀胱癌的症状。

资料表明,以此为主要症状者占94%。血尿多为肉眼血尿,其次是镜下血尿。可为间歇性,或全程血尿,或终末血尿。因为血尿的多样性而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病情发展或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感染,可合并尿路刺激症状,排出腐肉样物质,排出肿块、血块,或因肿块阻塞尿路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至尿潴留。

2、尿频尿急:如癌瘤长在膀胱三角区,则膀胱刺激症可以稍早出现,如果出现尿痛则已非早期。总而言之,如忽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可能是膀胱癌的症状的信号。长期、过多的食用咸而辣的食物是引起此病的一个因素,因此建议大家的饮食中减少摄入过热、过期、过冷、变质的食物。如果是年老体弱者建议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或者是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也应该多食用一些防癌食品,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对预防癌症很有帮助。

3、其他:如果肿瘤浸润到输尿管口或长在输尿管口,可引起输尿管扩张,进而形成肾积水、肾脏体积增大,膀胱癌出现肺、肝、骨转移时,出现相应症状,如咳嗽、气促、肝功能异常、肝区痛、某处骨痛,要进行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做出诊断,及早治疗。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