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 定期做胃镜早发现
胃息肉一般来说在发作时,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如息肉表面有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与持续性出血。那么胃息肉与胃癌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胃息肉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
胃息肉实际上是胃腺瘤,是一种上皮性良性肿瘤。在内视镜下表现为高出胃粘膜平面的圆形或半球形的隆起,表面粘膜光滑,具有宽基、窄基或带蒂三种。以胃窦部多发,且多为单个,多发性息肉较罕见。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胃息肉发病年龄较大,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如息肉表面有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与持续性出血。较大的息肉阻塞于幽门管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出现幽门梗阻症状。纤维内突窥镜检查对于明确诊断,确定有无癌变均极有帮助。一般认为息肉因虑其癌变,治疗上又无特效药物,应积极地予以手术治疗,视其病变部位做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术。
每年做一次胃镜,胃癌可以早发现
央视前著名主持人方静因胃癌转肝癌不幸去世,引起网友对“胃癌”的再度关注。
喜爱吃烫的、咸的,不按时吃饭,喝生水,吃陈米,吸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诱发胃癌;患有一些胃病,比如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萎缩性胃炎,反复生长胃息肉等,如果平时不重视,发病后随便吃点胃药,也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形成胃癌。近年来,胃癌发病的年龄日益年轻化,19岁—35岁年轻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就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胃癌的治愈率达到90%。
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好,他们的国民基本每年都做一次胃镜检查,所以早期发现率较高,死亡率很低;相反我国的患者,往往不重视胃镜检查,一发现就是胃癌晚期,死亡率偏高。建议平时感觉胃不舒服的市民,定期做胃镜检查,排除危险。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珍香胶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2024-10-21宫颈充血有必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2024-10-21盲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如何?
2024-10-21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疗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吗?
2024-10-21男宝宝长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宝宝后背血管瘤应如何处理
2024-10-21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