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肿瘤 > 肿瘤疾病 > 肠癌 > 正文

口腔黏膜DNA可检测肠癌机率

2017-04-25 14:53:29      

据台湾报道,台湾艺人余天女儿余苑绮年纪轻又无不良习惯却得到大肠癌,事实上肠癌不只和生活饮食,也与基因有很大关系。最新研究,找到26个与肠癌相关的遗传因子,未来医师只要采民众口腔黏膜组织做基因检测,就能预测先天得肠癌的机率。

研究团队利用简易、侵入性较低的方式,采集受试者口腔黏膜组织,搜集250名肠癌患者DNA,与500多名健康民众DNA,经比对与肠癌相关的139个遗传因子,扣除种族等其他干扰因素后,发现台湾人其中26个遗传因子与肠癌表现很有关联性。

透过“台湾人肠癌特异性表现”研究成果,未来医师只要利用民众组织做DNA检测,比对26个遗传因子,就能预测罹患肠癌的机率,这些因子若表现得与癌症患者愈相似,罹癌机率就愈高。

但基因预测不能百分之百取代目前的粪便潜血或大肠镜检查,只是提供民众更多健康筛检选择。目前相关研究还在实验阶段,若能发展出一套检验流程,他希望将费用控制在3000元内。

对于以基因检验预测肠癌风险,找出引起疾病的突变基因是未来医疗趋势,但不见得万无一失。

癌细胞突变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有突变因子,也需有诱发因素,例如某些人对鸡蛋过敏,但若他不吃鸡蛋,也就不会有过敏反应。

罹癌因子与罹癌必然性的关联无法验证,如果癌细胞没被诱发,对身体也就没影响,要推算机率还需更长期的研究过程。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