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出现口腔问题很正常
69岁的陈大爷两年前患了鼻咽癌,在放疗期间,口中两颗牙齿发生松动,他就到私人诊所将牙齿拔掉了。这下可惹了大祸,口腔发生了炎症感染,现在张口都成了问题。
专家表示,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例如鼻咽癌的常见手段。然而,放射线在杀灭了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口腔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口干、肿胀、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多处口腔溃疡、出血、化脓……”放疗后3年内应尽量避免拔牙,以免形成放射性龋齿、齿槽溢脓等症状而诱发颌骨骨髓炎、张口困难甚至死亡。
放疗出现口腔溃疡很正常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常见手段。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口干、肿胀甚至会出现多处口腔溃疡、出血、化脓……”专家称临床上叫它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指由放射性治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应,临床表现为黏膜干燥、口腔和喉部疼痛,口腔黏斑块样膜溃疡、单纯黏膜炎、假性融合黏膜炎或广泛糜烂等等。75%的化疗病人都会出现这些常见症状,病人不用太过担心。
放疗前不能戴金牙和牙套
化疗患者需要注意很多小细节,比如,口腔含有金牙和牙套等金属物件(不含金属的烤瓷牙除外)都要一律取掉,以免造成二次射线(放射线在金属层面的反射线)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口中有烂牙和龋齿残根的患者,最好在进行化疗前半个月将烂牙和龋齿残根拔掉,同时服用消炎药消除拔牙时的炎症。
放疗后三年内不能拔牙
专家强调,放疗后3年内不能拔牙。因为放射线会损伤唾液腺,使唾液分泌减少,酸度增加,细菌便于繁殖,易形成放射性龋齿、牙龈红肿、齿槽溢脓。如果在放疗后3年内拔牙,上述症状会诱发颌骨骨髓炎。如果进行抗炎治疗无效,容易造成病情加重皮肤破烂,形成瘘道,终日流脓血不止,不能进食导致长期慢性消耗,最后死于脓毒血症或全身衰竭。如果在放疗期间口腔出现大面积严重溃疡,患者应立即中断放疗。
放疗后中药漱口,西洋参泡开水喝
放疗后口腔黏膜还在晚期反应中,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减少口腔疾患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珍香胶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2024-10-21宫颈充血有必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2024-10-21盲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如何?
2024-10-21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疗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吗?
2024-10-21男宝宝长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宝宝后背血管瘤应如何处理
2024-10-21
热门文章
探究甲状腺瘤治疗之道:多方法协同作战
2024-10-21优赫得开启肺癌靶向HER2 ADC治疗新时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肠癌初期症状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4-10-14子宫内膜癌怎样检查?有哪几种?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疗方式
2024-10-08中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2024-10-08肿瘤生物治疗:原理、进展与个性化策略
2024-10-08